首页> 都市言情>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670章 往事不复辙

第670章 往事不复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荣国府,贾琮院。
    天色已逐渐亮起,晴雯端了铜盆热水,走到正房门口,照常敲了两下,便随手去推房门。
    因贾琮每日起身,都有丫鬟进来服侍,所以他晚上就寝,虽关上房门,一般都不锁死,便于丫鬟清晨进出。
    这里是伯爵府内院,贾琮居住院落,每晚又会另外落锁,所以正房夜里不锁门,也在常理之中。
    像晴雯服侍了他多年,自然知道这个规矩。
    每日清晨她们进房,都是依礼敲门两下,然后径直推门进屋,早已习惯成自然。
    今天晴雯推门却发现推开,像是从里栓死了,晴雯心中希罕,三爷好生古怪,今儿怎麽锁起门了?
    房间内芷芍听到敲门声,一时之间有些羞燥无措,可怜兮兮看着贾琮,叫了声三爷,眼里都是求助的神情。
    贾琮忍俊不禁,笑道:「不用怕什麽,反正她们都要知道的,最多取笑几句。」
    芷芍红着脸说道:「不成,反正现在我没意思见人。」
    贾琮笑道:「你安心躺着就是,晴雯我来应付好了。」
    他走到床榻前的隔断前,将悬挂的帷幕放下,一下将床榻遮蔽掉,然后去门口去开门。
    门外的晴雯没推开房门,心里便开始犯嘀咕,一想到昨日贾琮和芷芍的亲昵,还有昨晚乘凉时古怪的气氛。
    难道昨夜芷芍姐姐值夜,真的和三爷做出好事了,想到这里晴雯俏脸顿时火红。
    至于什麽叫做出好事,晴雯也算见多识广,从小就听府上婆子说过荤话,自然是清楚的,而且还很好奇呢。
    昨晚晴雯忍不住好奇,还想去瞧瞧动静,可巧昨又是下雨又是打雷,根本出不得房门,后来便糊里糊涂睡了。
    必定昨晚三爷和芷芍就那样了,还事先栓死了门,晴雯思绪缠绕,心中突然有些失落……
    ……
    贾琮打开房门,见晴雯端着铜盆热水,似乎有些发呆,一张俏美脸蛋还红扑扑的,看着有些诱人。
    晴雯看到开门的是三爷,而不是芷芍姐姐,越发觉得自己没猜错,忍不住哼了一声。
    贾琮见大清早的,这小姑娘突然有些傲娇,微微有些奇怪。
    晴雯将铜盆放在盆架上,拧乾了棉布递给贾琮,说道:「三爷,洗脸。」
    等到贾琮接过棉布,晴雯一双大眼睛就来回打转,问道:「芷芍姐姐怎麽不见?」
    贾琮随口说道:「芷芍身子不舒服,还没起床,在里面休息呢。」
    她突然目光一亮,床榻前一向挂起的帘幕,如今却放了下来,将内室遮得严严实实的。
    晴雯心中越发好奇,内室帘幕一向都不用的,怎麽突然就拉起来了……
    「三爷,芷芍姐姐身子不爽利,我进去瞧瞧她。」
    里面的芷芍听了这话,心中不禁大羞,生怕晴雯闯了进来,自己这样子,可真是羞死了。
    她想着下贾琮的床榻,去自己原先睡的侧榻上。
    只是刚要下床,动作急了些,脸上微微一白,腰腹便有些不自在,连忙停下动作。
    ……
    贾琮看到晴雯眼神的捉狭,对她的八卦爱好颇为无奈,伸手一捞,便搂住她的纤腰,将她拉了回来。
    俗话说男人的头,女人的腰,都是不能轻易碰,晴雯被贾琮突然一搂,满脸通红,一下忘了这茬。
    贾琮往晴雯手上塞了把梳子,说道:「快帮我梳发,待会还有事让你去办呢。」
    晴雯哦了一声,拿起梳子帮贾琮梳理发髻,一双眼睛总是往帘幕瞟。
    突然她抽了抽鼻子,奇怪说道:「三爷,你身上好香,怎麽都是芷芍姐姐的味道。」
    贾琮脸色有些发窘,突然想到晴雯有一个毛病,就是鼻子特别灵敏。
    当年她能在自己房间里,闻出曲泓秀的味道,自然也能闻出芷芍的味道。
    贾琮说道:「昨夜芷芍在我房里,我身上有她的味道,有什麽稀奇的。」
    晴雯听了心中不信,自己值夜的时候,也在三爷房里,怎麽他身上从没自己的味道。
    ……
    这边晴雯刚帮贾琮梳好头发,他又拿牙膏净过口,只见龄官进了房间。
    说道:「三爷,早点已准备好了,三爷用过还要上衙呢。」
    贾琮问道:「龄官,怎麽是你在操持,大早上怎麽不见五儿?」
    龄官说道:「五儿姐姐一大早就去西府了,昨日大夫说二奶奶孕期将至,这月可能要分娩,事事都要小心。
    所以西府一应家务,二奶奶都不能操心了,都要五儿姐姐和平儿姐姐代劳,所以五儿姐姐出门特别早。」
    贾琮一笑,说道:「我瞧这大夫医术寻常,都说十月怀胎,怎麽算也该是七月,又有六月什麽事。」
    龄官听了也不在意,笑道:「三爷好厉害,连这个都懂。」
    贾琮之所以这样说,自然不是随口胡说。
    因为按照原来脉络,王熙凤应该生下女儿巧儿,那位巧姑娘的生日正是七月初七。
    因幼年体弱多病,乡野刘姥姥便出了个以毒攻毒丶逢凶化吉的话头,给她取名巧儿。
    如果事情还是按原先的脉络,那就该丝毫不差,王熙凤的分娩之日,自然也该在七月初七。
    但是,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贾家的许多事都发生巨变。
    黛玉不会再泪尽而亡。
    迎春不会嫁给孙绍祖,以至于受虐而死。
    秦可卿脱离原本的悲凉,有了完全崭新的际遇。
    英莲和晴雯也因自己改变命数,不会再遭受厄运。
    荣国府嫡传二房,也因自己的崛起,而发生巨变。
    二房贾政变为旁支,搬出荣国府,迁入东路院,自己所在的大房,却继承荣国家业,成了神京贾家正溯。
    甚至宁国府的提前覆灭,都和自己密切相关……
    贾琮不知除了这些,是否还有其他因自己的出现,而发生难于预料的变化,只是连自己都不得而知。
    虽然,贾琏被充军发配之事,与他没有直接关系,但即便如此,也是完全偏离了原先轨道。
    在这样的种种前因之下,王熙凤是否还会在七月初七,生下女儿巧儿,也是未知之数。
    ……
    贾琮和晴雯丶龄官出了房间,还顺手带上房门,他知道芷芍害羞,总要给她些缓冲时间。
    晴雯见贾琮特意关上门,心中愈发怀疑,恨不得推门进去问个究竟,太好奇了。
    他们是不是和陈婆子说的一样……
    龄官见晴雯神情异样,好奇问道:「晴雯姐姐,你这是怎麽了,古古怪怪的。」
    晴雯见贾琮进了堂屋,便在龄官耳边嘀咕一阵,说道:「你说芷芍姐姐真的是身子不舒服?」
    龄官想了想说道:「三爷这麽疼芷芍姐姐,她要是真的身子不好,三爷早让人请大夫了。
    哪会让她一人在房里歇着,还拉了帘幕不让人见的,所以芷芍姐姐必定不是生病。」
    晴雯喃喃自语:「她不是生病,三爷还把她藏起来,生怕让人见了似得。」
    龄官突然想清楚了什麽,俏脸一红,说道:「三爷那会不让芷芍姐姐见人,多半是芷芍姐姐自己害羞,不想见人。
    嘻嘻,晴雯姐姐,陈婆子的故事,还是你给我说的,你这还想不出来,他们两个相好了呗。」
    晴雯觉得龄官的话果然有理,不服气的哼了一声。
    龄官忍不住一笑,说道:「瞧你酸溜溜的样子,是不是三爷不和你相好,你吃醋了。」
    晴雯马上反击,说道:「别说的没事人似的,你瞧你多听三爷的话。
    你每次给三爷捏头揉肩,在书房唱小曲给他听,心里不知多开心呢,傻子都看得出来。
    你不要和我说,你不想和三爷相好。」
    龄官被晴雯说中心事,俏脸不由通红,她只过了豆蔻之年,芳龄盈盈才十三,虽然似懂非懂,却不是完全不懂。
    她从小就被家人卖给戏班,早已没了家园之念,自在姑苏邂逅贾琮,从此便脱离颠沛流离。
    一个人在最灰暗寂寞之时,被另一个人救赎和关爱,自然会对他有难言的依恋。
    总会不由自主,想将自己一切都交给对方,龄官虽在稚龄,也是这种相似的情怀。
    晴雯见龄官被自己刺话,却一点不生气,一双明眸亮晶晶,眼神如慕似喜,不知在想什麽。
    八成就是被自己说中心事,不然小丫头怎麽这等神情。
    正在晴雯有些患得患失之际,突然听到贾琮叫她,连忙进了堂屋。
    贾琮让她传话到外院,让江流在二门口等候,他有事情吩咐他做。
    ……
    正房之中,芷芍在床上休息片刻,便起身梳洗过。
    又红着脸将落红褥单卷了藏好,给床榻铺上新的褥单,微微松了口气,羞于见人的心思,似乎淡了许多。
    听到房门被推开,见龄官提着食盒进来。
    说道:「芷芍姐姐,三爷让我给你带些早点过来。」
    龄官将早点一一摆到桌上,心中却想起,方才和晴雯说的相好话题,俏脸红扑扑的。
    她抬头好奇端详芷芍,见她两颊雪润红晕,美眸秋水盈盈,光彩流溢,情不自禁说道:「芷芍姐姐,你今天好漂亮啊。」
    芷芍笑着摸了摸她的脸庞,笑道:「等你再长几岁,一定会更漂亮。」
    芷芍对贾琮从姑苏带回的龄官,有些异样的偏爱。
    小姑娘虽有些倔强,但做事手脚勤快,心思灵巧清澈,长得还好看,还有就是她们都来自姑苏。
    甚至芷芍遇到身子不适,还会让龄官代她值夜。
    龄官虽对贾琮很依赖,但她毕竟年幼,比晴雯还小几岁,心中男女之念,还没那般强烈。
    即便猜到贾琮和芷芍相好,似乎也没有太多介意,芷芍吃着早点,两人还时而说笑。
    这时贾琮进了房间,芷芍好奇问道:「三爷,你到上衙的时间,怎麽还没出府?」
    贾琮笑道:「江流已帮我到翰林院告假,今日暂不去翰林院上衙,在家里清闲半日,陪你说话。」
    他虽被嘉昭帝册封翰林侍讲学士,但那只是对他进士及第的敕封。
    皇帝可不想他在翰林院过清贵日子,工部火器司才是他的主务。
    这点贾琮十分清楚,翰林院士葛宏正也很清楚,所以贾琮偶尔告假,葛宏正根本不会在意。
    对应贾琮来说,碍于当下宗法礼教,他给不了芷芍相应名分,对已行过家礼的五儿,也是同样如此。
    但迥异于当世的理念和认知,在某些特殊时刻,多一些简单的陪伴,是他觉得需尽力做到,也是能够做到的。
    ……
    大周,翰林院官衙,葛宏正官廨。
    翰林院是一等清贵衙门,翰林官员做好诏书文章,埋于文献案牍,多少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
    因此,翰林官员极少牵扯朝堂纷争,也很少有翰林官员陷入罪愆之事。
    但这些日子翰林院却出了意外,让翰林院主官葛宏正颇为头疼。
    本次春闱大比之前,翰林院作为科甲魁首云集之地,有三名官员入选春闱属官。
    一名为会试同考官,另两人为会式阅卷官。
    七十五名落榜举子联名举告,这三人翰林官员都牵扯其中。
    虽然未至落罪下狱,但都因行为失矩,有损翰林清明,被吏部上奏罚以外贬为官。
    翰林官员外任为官,本也是寻常之事。
    但翰林官员因罪外贬任官,确是极其难堪之事,翰林清名受损,以后仕途上难有作为,翰林院也因此大失颜面。
    此刻,官廨之中,除了葛宏正之外,还有翰林院从五品侍读学士李从勉。
    李从勉在翰林院任职多年,从七品晋升到从五品,是老资格的翰林官员。
    而且,李从勉甚至还算是皇族血脉,他的祖先曾是太祖李天凌的远房族兄。
    当年大周建国,李氏族亲鸡犬升天,李从勉的祖先入朝为官,但并不是高官贵勋,只是家世比普通人好些罢了。
    从他的祖先那辈算起,其实和太祖嫡传一脉,就要出五服之亲,到了李从勉这辈,更与皇族血脉再无关联。
    所以李家可追溯与皇家同宗,但皇家玉册上根本没李从勉这一宗。
    李从勉靠着自小苦读诗书,不到三十岁便高中二甲,入了翰林院之后。
    做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兼之才华出众,加之有些家族人脉,所以一直留在翰林院任职。
    几任翰林首官都对他首肯,使得他从七品翰林编修,不动神色,逐级升到从五品翰林侍读学士。
    如今翰林院也有传言,李从勉资历深厚,很可能是葛宏正之后,下一任翰林主官。
    而李从勉和葛宏正私交颇好,也葛宏正的心腹下属,今日两人聚在官廨,说的便是翰林贬官之事。
    ……
    葛宏正叹道:「他们三人都是三年资历的老翰林,皆为学问精深之辈,日常并无逾矩之处。
    此次行为过于放旷,会试前与考生交游饮宴,诗文相和,畅谈考题趋向,虽有失仪,但也不算大罪。
    言辞针砭,以示警戒,也就是了,却好闹到贬官出京的下场。」
    李从勉劝道:「此次春闱爆出舞弊大案,国朝科举清名受损。
    三位同僚会试前与举子交往,虽只是小节之过,但圣上看的却是大势。
    今上要借严惩科场舞弊和官员失轨,来导正朝堂科举清名,三位同僚身逢其事,蹈入风波,也是时运不济。
    他们被贬出京,毕竟还在朝为官,等过去几年,风波褪去,出于同僚之情,尽力予以帮扶也就是了。
    再说,此次受到牵连惩处的官员,也不止我们翰林院一家。
    据说,此次入罪罢官的春闱官员,除了工部徐亮雄之外,还有另外十六名官员论罪,不少人都落得流配边地下场。
    另有三十馀名春闱属官,都因行为失轨,被贬出京城为官。
    除了礼部之外,其馀五部皆有人列名其中,堂堂春闱属官,有近半之人受牵连。
    大周立国,从未有之,圣上震怒,可想而知。
    相比翰林院三位同僚,都无入罪罢官,只是贬出神京,圣上和吏部已算顾及翰林清贵之名,大人不必太过烦忧。」
    葛宏正摇头说道:「我不单是唏嘘他们三人的下场,终归是他们为官不够谨慎。
    我所忧之事,不仅在于此,前番春闱舞弊大案,正在烈火烹油之时,突然就爆出举子联名举告之事。
    涉及举子达七十五人,已成法不责众之势,当逢其时,如同火上浇油,这未免有些太巧了些。」
    李从勉听了葛宏正的话,心中不禁一跳。
    自己的上官虽是清贵的翰林之首,却不是拘泥典籍的酸腐之士,望风观势,颇为敏锐。
    他略微一想,说道:「大人所言,未曾没有道理。
    据说大理寺和推事院,对七十五人举告之事,经过核查,皆为属实。
    大人的顾虑之事,大理寺那些人精于侦缉,未曾就没有想到,如今唯有事发,必定只是限于揣测,没有实证。
    况且这样的事情,我们翰林院哪里管得了,自然让这些有司衙门操心。」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院中差役在门口回禀。
    说道:「院正大人,贾学士亲随送来书信,言贾大人处理工坊要务,今日无法上衙,特向院正大人告假。」
    葛宏正看了书信,微微一笑,对差役说道:「你传我的话,贾学士身负机要国事,尽去操持,本官准假。」
    等到差役出了官廨,李从勉笑道:「这位贾学士倒是才情横溢,百事皆通,一人多任。」
    葛宏正看了李从勉一眼,目光中有洞若观火的笑意。
    说道:「玉章虽然年轻,但担得起翰林学士之名,当年他乡试之时,就能写下四言之论,振聋发聩,当真奇才。
    他的四言之论,老夫写了中幅,如今还挂在家中书房,以为自勉。
    只是圣上虽封他翰林之荣,却不想他真的做一个翰林学士,他自己心中多半也清楚,这倒是有些可惜了。
    我们翰林院最终还要靠你这样后起之人支撑……」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神秘让我强大 被乙游“女主”攻略了 绝症封心后,温小姐顶替了白月光 重启全盛时代 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雨后听茶 天榜 新官路商途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青葫剑仙 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入赘 警报!龙国出现SSS级修仙者! 白天卖衣服,晚上缝尸体 全球追捕:让你逃亡,你咋还破案 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 死亡游戏:开局欺诈师,假扮神明 婚纱追星网暴我?京城世家齐出手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