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8章 宫闱传密辛(求收藏,求追读!)

第88章 宫闱传密辛(求收藏,求追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8章宫闱传密辛(求收藏,求追读!)
    却是贾琮从外面进来,见到黛玉说道:「刚才到过林妹妹屋里,紫鹃说你来了三妹妹这里。【?】」
    探春推着史湘云上前:「琮三哥,这是史家的湘云妹妹。」
    贾琮笑道:「刚才在荣庆堂已见过了,被湘云妹妹看到我骂人,见笑见笑。」
    史湘云打趣道:「琮三哥句句如刀,好不痛快,实在佩服,以后小妹可不敢和你吵架,不然像王张氏那般,被你削皮剔骨就惨了,哈哈。」
    贾琮见她爽朗纯真,大方明快,俏丽可人,还有几分假小子娇憨,这性子也是招人喜欢。
    他又把带来的香水让几个姊妹挑了,这种东西总是最讨姑娘家喜欢的。
    黛玉又问他这次院试的事,贾琮只说明日就是礼部放榜的时间,已约好了同窗一同去看。
    贾琮回到清芷斋时,因为久未入住,五儿和晴雯带着小丫头,将清芷斋前后都打扫了一遍。
    贾琮回到东书房,书案不远处,近窗的位置摆着一张鸡翅木的小案。
    案上摆着一个紫铜小香炉,五儿已在里面点上一根清魂香,旁边还放着一对银花绞丝手镯。
    贾琮从身上取出一个纯白的瓷瓶,摆在那对手镯旁边,里面是贾琮专门用芍药花提炼的香水。
    五儿和贾琮都知道,今天是芷芍的生辰,贾琮望着那对银花绞丝手镯,想起和芷芍在禀库房熬过的那些日子,心中一片黯然。
    当初没找到芷芍的尸体,贾琮一直抱着侥幸。
    但这几年过去,他也曾设法打听,却毫无结果,他和五儿都有些死心了。
    ……
    荣禧堂左厢,贾政和王夫人房中。
    「琮哥儿今天那些话实在太过了,这麽多老亲在场,一点情面馀地都不留,怎麽说都是他的长辈
    亏得老爷平日如此器重他,但凡看在老爷的面子上,他也不该如此。」
    今日王张氏走的时候,还和王夫人哭诉了一番,说自己好端端来给老太太拜寿,却如此被人羞辱,以后哪里还敢上门。
    一番话把王夫人听得心中烦闷,她既怪自己嫂子今日行为莽撞,又恨贾琮行为尖刻,半点情面都不给自己留。
    贾政将手中书丢在书案上:「哼,伱那嫂子当众奚落别人寿礼卑微,她就给人留情面馀地了,那里是大家夫人的做派。
    还当着老太太和这麽多老亲的面,羞辱琮哥儿生母卑贱,她有半点顾及贾家的脸面,她被人当众整治,那是她咎由自取。
    内兄也是当朝朱紫,怎麽会有这样不知轻重的妇人,真是不知所谓!」
    王夫人听贾政口气严厉,心中羞愧,脸色苍白,只是拿手帕擦眼角的泪痕,却不敢说半句。
    夫为妻纲,贾政虽平时脾气谦和,但发了真火,王夫人是绝不会去顶撞的。
    她是大户出来的女子,心思深,规矩重,也是她在贾家的保身之道。
    贾政看了眼自己的夫人,心中有些叹息,自从长子早逝,后来又有了宝玉,自己这夫人变了许多,成日与老太太骄纵宝玉。
    让自己管教儿子无从下手,到如今养成宝玉那种德行,慈母多败儿,让他对妻子很是失望,夫妻间也日益疏离。
    这些年他几乎没在王夫人房里宿过,不然又怎麽会让赵姨娘这样的儿女双全。
    「兄长从德州公差返回,今晚就能归府,他让随从传话,说明日一早到府给老太太拜寿。」
    「明日工部有要紧的公务商议,我不能缺席,就让大兄接待一下吧。」
    王夫人听了心中一酸,老爷竟对琮哥儿如此偏爱,自己嫂子在荣庆堂给了那小子难堪。
    老爷心里不自在,对王家竟有了怨怼,连自己兄长来拜寿,他都避而不见。
    贾政见王夫人神情,多年的夫妻,哪里不知道她心里想左了。
    「夫人不要多想,的确是部里公务要紧,明日侍郎大人要召集我等商议营造金陵大慈安寺事宜。
    大慈安寺是圣上为生母宪孝皇太后修建的,此事是工部眼前第一要紧之事,我怎麽能缺席呢。」
    王夫人听了这话才算释怀,她出生豪门世家,多少知道一些宫闱秘闻。
    当今皇太后只是皇帝嫡母,皇帝的生母另有其人。
     据说圣上生母当年只是景秀宫一名张姓宫女,受太上皇宠幸,才生下了龙种。
    依据宫规,生母身份低微,是没资格抚养皇子的,所以圣上自小在皇后膝下抚养,与生母一直不得亲近。
    后来圣上十六岁时,生母就病逝了,到死也只是个五品婕妤,寂寂无名。
    圣上登基数年后,才力排众议,追封生母宪孝皇太后尊号。
    如今圣上御极天下,威服四海,更加思念生母,觉得生母在世时过得微寒,无一日享用过尊贵荣华,心中耿耿于怀。
    因宪孝太后是金陵人,所以才在金陵修建大慈安寺,就是为了让生母享用香火,以尽亲恩。
    朝堂上遵循旧制的大臣极力反对此事,但皇帝圣心独裁,与诸多朝官针锋相对。
    虽金陵大慈安已开始筹谋兴建,但还是不时有御史出来呱噪……。
    只是自己兄长本想见自家老爷,商议运作九省统制的事,见那个终日游荡吃酒的大伯又有何用。
    ……
    礼部南院正堂。
    年中,皇帝任命原礼部左侍郎郭佑昌为雍州学正,为嘉昭十二年雍州院试主考官。
    因雍州院试的设考地就在神京,而礼部又是主管科举的六部衙门,所以郭佑昌被任命雍州学正,连官廨都没挪地方,倒也便利。
    雍州院试已结束近十天,礼部从国子监丶六部丶各县府抽调三十馀进士出身的饱学官员,作为本次院试的阅卷官。
    这些人要从数千名参加院试的童生中,筛选出近两百名考绩优异者,进学本次院试秀才功名。
    经过近十天通宵达旦的艰苦阅卷,他们已经筛选确定近两百名进学人选,并确定大部分进学童生的考绩排名。
    目前就剩下院试头三名排位尚未确定。
    而院试头三名又从已筛选确定的前十名中进行优选。
    雍州乃神京隶属之州,大周第一州郡,北地学风最为鼎盛之地,能被这些阅卷官选为雍州院试前十之人,都是文章锦绣,才情卓绝之辈。
    因是从数千人中优中选优,前十之人文章考绩差距微乎其微。
    三十多位阅卷官又分成五组,分别从十人中甄选出三人,作为本次院试排名前三候选,最终由主考官郭佑昌从三人候选中排定名次。
    光是这一步骤,这三十多位饱学之士,整整争吵了两天才确定下来,并将中选的三份考卷呈给主考官郭佑昌。
    郭佑昌是永顺十五年殿试榜眼,一身才学也曾名传天下。
    能从数千份试卷中精选而出三人,其文章才情在当世童生中都是顶尖之选。
    即便是郭佑昌这样的学识眼界,也看得喜上眉梢,这三人的考卷可以说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但他的眼光更多的却汇聚到其中一份试卷上。
    本次院试八股考题取自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
    这份试卷以「君子之于学,贵有其质而必尽其道也。」破题,开宗明义,立意新巧,针砭入理,令人耳目一新。
    之后又写到:
    盖质非威重,所学必不能固也。然道或未尽,亦岂能有成哉?
    昔圣人之意若曰:君子以自修为学,而必以威重为先。
    若言动之间,浮薄轻佻,既不足于厚重;
    则应酬之际,粗率慢易,亦不见其威严。
    虽曰学以明善,吾知其若存若亡,未必服膺而勿失也;
    虽曰学以复初,吾知其随得随失,未必力行以求至也……
    看得郭佑昌不住点头,区区童生,能有这等开敞浑厚的义理认知,也是极难得了,也怪不得能被数十名阅卷选为前三候选。
    但能吸引郭佑昌眼光的,不仅是这篇八股写得极精到,更因为考卷上那古拙俊雅丶风姿独绝的书法,实在太过出色了。
    这数千考生中工于书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像这位考生如此出众的书法,却是绝无仅有。
    且这书体也从未见过,已有成一家一派的风范。
    这童生就算将来不走仕途,光凭这笔书法,也能成一代书道宗匠。
    郭佑昌看了一下试卷上糊名,写着丁一百三十七号。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人生模拟:让女剑仙抱憾终身 捉妖被曝光,只好直播科普妖与鬼 一人之上清黄庭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重生不当冤大头,校花你着急啥? 财富自由从毕业开始 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气运词条,从九龙夺嫡开始 大学报道,军训教官见我立正敬礼 盖世神医 刑侦专家[九零] 超凡大谱系 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重生之狂暴火法 医疗系学霸 六零年代机修厂 [三国]我,呼风唤雨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