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天将军> 第16章 皇帝召见

第16章 皇帝召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6章皇帝召见
    「朝中李林甫党羽,和畏惧李林甫的人太多。父亲可以从地方,召集有名望,且不畏强权的官吏回朝,帮助父亲执行政令。如史学大家吴兢这样的人,这样也有助于父亲在朝野的声望。」
    「盛世主要是整饬吏治,官吏清明,则天下安定。父亲在地方任职十几年,知道一个地方的百姓生活如何,地方太守丶县令的品德尤为重要。然当今的太守丶县令,多与豪强联合,鱼肉百姓。这是父亲需要留心的。门下省有那麽多佐吏,孩儿不懂太多,具体还要看父亲。」
    「另外奴婢问题,也是大唐的隐患。父亲需要发出禁止达官贵人对奴婢残害的法令,并严以监督。现在土地兼并严重,许多贫苦人家卖儿女为奴婢,官吏不作为,让盛世蒙上阴云。」
    「这只是孩儿的一些刍荛之见。真正能兼济天下的政策,需要结合百姓丶地域丶天时去制定,孩儿还远远无法做到。」
    李瑄沉吟片刻后,说出一点建议。
    他刚来大唐不久,还需要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了解天南地北风土人情。
    不然说的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
    「虽然七郎的见解简单,却是宰相的志向。七郎还知吴兢,让为父意想不到。」
    李适之赞许地点了点头。
    吴兢为人耿直,敢犯颜直谏。是当代最着名的史学大家,已经修史四十多年,在朝野内有巨大威望。
    皇帝都经常过问吴兢的去向,但李林甫觉得吴兢不好控制,以吴兢年老为由不用。
    曾经宰相张说为求吴兢改几个字,不惜下跪。但被吴兢毫不留情地拒绝。
    这样的人,李林甫怎麽敢留在朝堂?
    现在吴兢在邺郡当太守。
    「父亲谨记,不要学着魏徵丶宋璟一样,去犯颜直谏。顺着皇帝的意思即可。看看李林甫,多精明啊!」
    李瑄看过吴兢编着的《贞观政要》,但对吴兢不熟悉,不愿多说。话锋一转,郑重地向李适之提醒。
    「谏臣是要名留青史的。唉,现在圣人听不得不顺耳的话了。」
    李适之叹息一声,这几年发生了什麽,他也知道。
    「好在圣人年事已高。」
    李适之话里有话地说道,正堂只有他们父子二人,在外面说这样的话,定是大不敬。
    李瑄听到李适之的话,摇头一笑。
    李隆基的命可长着呢,即便经过安史之乱的摧残,依然能再活到将近八十岁。
    父子二人,现在无话不谈。向李适之请教一些问题后,李瑄回到自己的院落练字丶学习。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
    不久前,王维亲自登门,赠予李瑄一幅《长安游春图》,并附诗一首,感谢李瑄的赠诗。
    被王维这样的大诗人赠诗赠画,李瑄喜不自胜。
    当日,李瑄与王维畅饮,又连续几日在王维家中学习琵琶。
    同时,李瑄还向王维请教音律基础。
    因为李瑄将来要将「宋词」搬上来,需要根据曲调去填词。
    这个时代的词与宋代的词平仄押韵有区别。
    李瑄必须精通音律。
    期间,李瑄还去拜访贺知章,从贺知章那里,明白一些大道理。
    他觉得受用终身。
    他去拜访过李白两次,但李白一次不在家,一次在宫中。
    有些遗憾。
    几天前,李适之派遣至洛南县龙沙河的匠人,发现金矿。
    虽然还不知金矿的规模,但消息传回长安,李隆基龙颜大悦,赏赐李适之锦千匹,金器三十件。
    昨日早朝,李适之正式向李隆基提出「改年为载」。
    尧舜以载纪年,夸耀李隆基是堪比尧舜一样的千古圣君。
    如此马屁,拍得李隆基赏心悦目,看李适之的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立即让中书省起草召令,从天宝三年起,改年为载。
    趁此时机,李适之请示李隆基,召吴兢丶萧颖士等名吏入朝,李隆基欣然同意。
    李适之上书加强考核郡守丶县令的政令,选拔优异,惩处恶劣。李隆基更觉得李适之务实丶能干。
    当天晚上,李隆基令心腹宦官林招隐带着御膳珍馐来到左相府,奖励李适之的为国操劳。
    之前只有李林甫可享受这样的待遇。
    这一切,被李林甫看在眼里。
    此时,李林甫将李适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再这样下去,李适之必定威胁他的地位。
    在右相府李林甫的寝居后面,有一堂弯曲,如偃月之形,他自称为「月堂」。
    他每一次想要构陷大臣,就会在月堂苦思冥想。
    若清晨的时候,李林甫笑颜而出,必是想到好计策,被盯上者,家破人亡。
    在月堂静坐,李林甫思考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
    萧炅被贬,李林甫可以肯定是李瑄一手策划。
    再结合最近李适之的言行表现。
    还有长安流传左相七郎为少年才子。
    一首《咏柳》,被幕僚解释后,气得李林甫血压飙升。
    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才华丶智计,使李林甫如芒在背。
    月堂一夜,李林甫想到对付李瑄的方法。
    翌日下早朝后,李林甫去求见李隆基。
    「右相何事?」
    在勤政务本楼中,李隆基接见李林甫。
    「突厥那边近年来乱得厉害,虽然王忠嗣的计策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突厥诸部,各自为令。有时还犯边劫掠,杀害我大唐商人。值此关键时刻,臣为陛下推荐一名猛将。」
    李林甫拜见李隆基后,回答道。
    「边境不乏猛士。如果没有高明的谋略,对战局不会有帮助。」
    李隆基没有立刻答应,他一心要灭突厥,完成历史性的壮举。
    自开元二十二年突厥大臣梅录啜下毒谋杀毗伽可汗以来,突厥支离破碎,短短几年,换了五个可汗。
    在吡伽可汗时代,突厥臣服,年年朝拜。
    但突厥一陷入动乱,各部没有约束,在种种因素下,不讲道义,纷纷寇边,有时候还联合契丹丶怒皆丶奚等部落。
    李隆基意识到,只有将突厥灭掉,才能永固边疆。
    突厥因衰落才臣服大唐,如果再次崛起,必是大敌。
    去年二月,大唐战神王忠嗣,以黑色口袋,双封条呈进,向李隆基献上《平戎十八策》,制定离间北方突厥的计策,欲彻底剿灭对大唐有威胁的突厥,以安边境。
    王忠嗣为李隆基的养子,李隆基看着他长大,「忠嗣」是李隆基为他起的名字,寓意「忠臣的后代」。
    王忠嗣深知兵法谋略,勇猛善战,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时的李隆基对其极为信任。
    在突厥内乱不休的情况下,李隆基招抚九姓铁勒。
    九姓铁勒中,又以回纥,最为强大,隐隐有一统九姓铁勒的趋势。
    而且李隆基又招抚突厥部落拔悉密部丶葛逻禄部。
    具备向突厥发动总攻的条件。
    去年秋天,王忠嗣联系拔悉密丶回纥丶葛逻禄三部联合攻杀突厥可汗阿史那骨咄,推举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
    回纥和葛逻禄的首领分别担任左丶右叶护。
    突厥自然是不服,他们另立判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并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
    李隆基遣使劝说乌苏米施投靠大唐,但他不听劝告。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列重兵于碛口,兵锋直指草原。
    乌苏米施心惊胆战,连忙派遣使者,口头上表示愿降。
    但实际上进行拖延,对内徵调草原诸部,对外试图结盟依附大唐的回纥丶葛逻禄丶拔悉密三部。
    王忠嗣见其蛇鼠两端,怕出现变故,遂号令拔悉密丶回纥丶葛逻禄三部进攻突厥汗国。乌苏米施的王庭势力弱小,只能望风而逃。
    王忠嗣趁机出兵突袭,直取突厥右厢,大军如水银泄地般,势不可挡。
    交战惨败后,突厥西叶护阿布思丶西杀葛腊哆丶默啜之孙勃德支等率领部众千馀帐,先后归降。
    李隆基还特地登花萼楼欢宴来归的突厥诸部首领,赏赐众多金银珠宝,以彰显大唐天子的威严和仁厚。
    现在的突厥汗国,也仅剩下左厢和势力薄弱的突厥可汗主帐。只要拿下左厢,主帐不足为虑。可以犁庭扫穴之势,将突厥汗国彻底覆灭。
    但李隆基也有顾虑,因为王忠嗣不久前传书,拔悉密暴露野心,疑似不臣。
    回纥部也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虽然拔悉密和回纥协助王忠嗣,剿灭突厥,但无边无际的草原,谁都想继承。
    「启禀陛下,此人是左相的第七子,名李瑄,他是我宗室子弟中的翘楚,年仅十六岁,善骑善射,有古代关丶张的勇猛,赤手空拳可打倒数十人。并且还能作诗,可谓文武双全。」
    李林甫向李隆基推荐李瑄,并且对李瑄一顿吹捧。
    他已经打听到李瑄经常到龙首原练骑射,还亲自派人参观,知李瑄骑射精湛。
    「朕未曾听过,左相有这样的儿子?」
    李隆基扭头看向李林甫。
    「左相不敢推荐向陛下他的儿子,怕被人诟病。臣虽然与左相有间隙,但不想人才被埋没。陛下只要将他召入宫中,让其显露一下骑射本领丶技击手段,就知道臣所言非虚。」
    李林甫竭诚地说道。
    而后李林甫拿出李瑄写给王维的诗,以及最近在长安流传的几首咏物诗,让李隆基观看。
    「读其诗,就联想到温润如玉的君子。一朝不问长安事,竟出现这样的诗人。」
    李隆基看后,拍手叫好。
    他觉得李瑄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仅凭宗室诗人的名头,他就应该见一见。
    「陛下,诗只是李七郎其中的一面。李七郎少时有任侠之风,好勇斗……从他精于骑射就可得知,他的志向一定是成为名将。」
    李林甫不希望李隆基想法偏移,着重提醒他,李瑄是将领的才干,而非文人。
    「左相还是有点欠缺决断。古云: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春秋时,晋国大臣祁奚既能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为中军尉,又能推荐杀父仇人解狐接替自己的位置。这才是宰相该做的事情!」
    「右相有祁奚的品质,是真正的国之肱骨。」
    见李林甫如此为国分忧,李隆基不吝啬言语,对其夸赞。
    「不敢,此臣本分也。」
    李林甫连忙躬身行礼,但嘴角却扬起微笑。
    与李林甫商议一番后,李隆基立刻让心腹宦官林招隐去左相府,召李瑄入宫。
    ……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四合院:秦淮茹赖上我 人在截教,这个师兄太稳健了 人在蘑菇屋,怎么嘉宾全是前女友 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晚年被老婆分手,系统终于来了 大明第一国舅 将北伐进行到底 重启人生 星武纪元 仙不是这么修的 只有怪兽可以吗 魔王大人深不可测 劝你别修妖,你肝到无上妖帝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称帝后才知身处小洞天 洪荒:从截教开始的神话之路 大秦镇天司 黄泉逆行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