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天将军> 第263章 水调歌头,杨玉环的眼泪

第263章 水调歌头,杨玉环的眼泪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63章水调歌头,杨玉环的眼泪
    「七郎之前有小词《江南春》,已成教坊名曲。今有新词并作新曲,当为夜宴一绝!」
    说起词,李隆基立刻来了兴趣。
    他喜欢为名曲填词,奈何现在大诗人们不喜欢。
    而教坊乐师所填之词,又显得太空洞,仅仅是为了韵律而作,根本没有一丝文艺价值。
    在李隆基看来,词应该像是诗歌一样,有情感迸发而出,让人回味无穷。
    虽诗歌是盛唐气象,但作为一个精通音律的皇帝,更希望出现让他眼前一亮的词。
    而非音律为上。
    「圣人谬赞,天下音律,以您为首。如果音律不达,还望圣人斧正。待一曲毕,再将词写下,由圣人点评,是否合音律。」
    李瑄向李隆基拱手说道。
    「先词再曲,是为精妙。」
    李隆基也觉得这样才是夜宴的风格。
    「七郎准备几时演奏?」
    杨玉环眸光一转,向李瑄问道。
    「宴会之音刚响不久,长夜漫漫,子夜月正中,臣请为圣人和娘子弹奏。」
    李瑄向杨玉环回答道。
    他现在不敢将目光在杨玉环身上多停留。
    他总感觉杨玉环看他的眼神非同一般。
    或许杨玉环就是这种千般娇媚,万种风情,才将李隆基迷得神魂颠倒。
    「今天的月色也很漂亮……」
    杨玉环抬头,看向天空中的明月。
    皓月如镜,繁星点点,明月在深邃的夜空中,是人们心中唯一的焦点。
    就如杨玉环一样,也是宴会中的唯一。
    在这中秋佳节,人们遐想月亮,或许也会对杨玉环产生无尽遐想。
    「今日赏宴,玉环若是喜月,可令将作监起望月台,以后凭栏尽赏。」
    李隆基微笑地看着杨玉环。
    仿佛建筑望月台,对他不值一提一样。
    哪怕花萼相辉楼手可摘星辰,也不如望月台有格调。
    在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像是下定决心一样。
    「此夜望月即可。」
    杨玉环觉得在此望月挺好的。
    「待夜浓时,我与玉环至沉香亭上。」
    李隆基点头,如此宵夜,揽一时之月即可。
    杨玉环轻轻点头,主动为李隆基和李瑄倒琼浆玉液。
    她示意李瑄品尝玉案上的水晶龙凤糕,玉露团,太阳稣丶软枣糕等点心。
    御厨所制,上等食材,各种清香与精致。
    李瑄不好推脱,一一品尝。
    「圣人丶母亲,待会儿禄儿为你们一舞。」
    见李瑄又是独得恩宠,安禄山跑过来谄媚道。
    「好久没看到禄山跳舞了,男子的粗犷与豪迈,舞技超绝,无人可以相比禄山。来,坐下饮酒吃点心。」
    李隆基听安禄山主动跳舞,更加开心,示意安禄山坐在一旁。
    安禄山一脸憨笑,兴奋坐下。
    此时,又有文人献诗。
    「七郎一观!」
    李隆基和杨玉环观看以后,直接拿给李瑄。
    因为李隆基知道安禄山这个胡儿不懂这些。
    安禄山虽会多种语言,但对汉人的诗赋,不能说一窍不通,只能是完全不会。
    「此诗中能窥夜月,情景交融,可以在公卿之间传阅。」
    李瑄向李隆基说道。
    之前李隆基向他说过,诗文到一定水平,可以向公卿丶王公大臣传阅。
    一是让众人品评,二是防止抄袭,三是证明非「过时之作」。
    此诗是一首不错的应制诗,虽比不上李白的《清平乐》,但值得记录在今后的《全唐诗》中。
    「可!」
    李隆基点头,然后此诗被一个小宦官拿走,由翰林学士抄数十份,在各个区域传阅。
    由此,此诗作者,将为宴会所知。哪怕此诗非今夜最佳,也会打响名气。
    有的诗人还在苦思冥想,有的诗人仰望明月,有的诗人试图在歌舞声中,寻找自己的灵感。
    不过更多的文人无心做诗,如王维,李隆基不点名,他就不作。
    文人们把酒言欢,将此次宫廷宴会当作是讨论诗文的地方。
    因为他们知道达官贵人,不会光临他们的区域。
    杜甫此时没有献诗而名的心思,因为他相信等十月的制科,他能一举成名,得到展示抱负的机会。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念,他一定要做到。
    作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人,他不放过一次与同行讨论诗文的机会,要夯实自己炼字炼句的本领。
    他听说王维丶崔颢丶韦述丶席豫等诗人在宴会上,伺机来拜访。
    大臣们交盏之间,谈论关于官场和长安的趣事,私下近密的时候,也不免分析最近长安的时政,话题不外乎围绕李瑄和李林甫。
    比如李瑄什麽时候拜相,新法到底是什麽?
    一些品秩较低的大臣,难得参加盛会,欣赏着歌舞,品尝着美酒佳肴。
    那些贵妇人们聚在一起,身上的珠宝似乎在这中秋夜宴中盖过灯烛,遮蔽明月。
    不同于贵妇人,公主郡主县主们,不欣赏歌舞,在玩一些游戏。
    她们有的还在龙池旁的马场追逐。
    李玉莹提着灯,与虫娘一起到马场上,她告诉虫娘,她的兄长就在这一个马场中「御场射球」。
    虫娘也带着李玉莹到她的道观中。
    来参加中秋夜宴的,当然不止杨玉环,还有后宫的其他嫔妃。
    但她们只能坐在不显眼的角落,任由冰冷的月辉洒在她们的身上,相顾无言。
    虢国夫人丶秦国夫人丶韩国夫人,依旧是宴会上的明珠,她们不与贵妇人为伍,而是游走在王公之间。
    特别是虢国夫人在展露自己的魅力,不知今夜过后,谁能风流?
    亲王丶嗣王丶郡王们在饮酒作乐,他们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丝毫没有看到太子和寿王脸上的忧愁。
    各怀心思的夜宴上,随着安禄山的登场,发出一阵惊呼。
    「怎麽回事?」
    文人们看不清沉香亭前的情况,他们询问发生了什麽。
    「是安禄山在跳胡旋舞!」
    有了解情况的文人回应。
    文人们也因此嘘声一片。
    不是鄙视跳舞,男子在宴会上高歌载舞很正常。
    连圣人都时不时击鼓起舞。
    他们鄙夷安禄山这个人。
    和李瑄不同,兼任范阳丶平卢两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不足以让人心服口服。
    他没有闪耀的军功,反而有全军覆没的败绩。
    安禄山能成为边帅,一向被文人诟病。
    沉香亭前,安禄山在灯光之下,起舞胡旋,肥胖的身躯旋转如风,不断地迎来掌声。
    连李隆基都连连点头,称赞安禄山的胡旋舞,连粟特人都无法比拟。
    李瑄明明感觉安禄山长胖了不少,但胡旋舞的水平,一点都没落下。
    音乐毕,停止胡旋的时候,李隆基鼓掌赞叹。
    周围的王公大臣见圣人鼓掌,纷纷迎和。
    「臣是胡人,没有汉人的风雅。臣只能将自己的舞蹈献给圣人。如果圣人和娘子想观看,只要一声令下,臣立刻从范阳快马而回。」
    安禄山用耿直的话向李隆基说道。
    「禄山有心!」
    李隆基让安禄山来旁边坐下。
    他就喜欢安禄山这种纯粹和没有心机。
    正是因为安禄山的性情,才让李隆基放心将东北交给他。
    「圣人,臣借安将军的余喝,为圣人和娘子一曲。」
    李瑄这才起身向杨玉环和李隆基说道。
    此是为子夜,月中。
    月儿正圆,夜空中没有一丝云雾笼罩。
    「好!我要听一听七郎用自己的词所填之曲!」
    歌舞表演,李隆基看过太多个春秋。
    文人士子写的应制诗,暂未发现撼动千古的佳作。
    唯有李瑄这种大才子,能勾起李隆基的兴趣。
    「三郎,让宴会安静,不要打扰到七郎……」
    杨玉环向李隆基提醒一声。
    由于宴会场地很大,整个龙池颇为热闹,且一直有杂音。
    哪怕乐器停下,参宴者饮酒正酣,总有声语。
    这会影响到李瑄弹奏!
    「去诸区域吩咐参宴者,天水王要弹奏曲子,让他们静心倾听。」
    李隆基向高力士吩咐一声。
    「遵旨!」
    高力士带着几名宦官离开。
    不一会儿,所有嘈杂声停止,整个宴会变得安静。
    仿佛进入深夜中,万籁俱寂。
    皇帝吩咐先停下游戏丶嘈杂,自然没人敢违抗。
    无论是公卿大臣,还是文人士子,亦或者贵妇人们,都想听一听被誉为大才子的天水王,亲自弹奏瑶琴。
    李瑄让宦官将他的九霄环佩取出。
    琴台和坐席也摆在沉香亭前。
    李瑄放下琴后跪坐。
    凡能看到李瑄,目光皆被李瑄吸引。
    一袭紫色圆领长袍的李瑄,少年英俊,以独特的气质,坐在灯光和月辉交织的地方。
    人们觉得他是大才子,没人敢想相信李瑄能跃马持槊,横扫万夫。
    李隆基期待李瑄指下的音符,更期待李瑄能做出让他心怡的词。
    他需要这样的「知音」。
    杨玉环更别说,妩媚又清正的眼眸凝视李瑄,静静等待。
    「噔……噔……」
    李瑄轻舒一口气后,缓缓抚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起初的声音,淅淅沥沥,像是细小的雨一样,无比的轻柔与细腻。
    周围的人好似刚一接触曲调,就被拉入不同的意境之中。
    那时一种清静悠远的感觉。
    他们第一时间,脑海中想得是天空中的圆月,还有一种思愁情绪。
    或许李瑄的琴技不算高超。
    但李瑄的曲子,有些绝世,让人情不自禁地代入……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李瑄继续深入自抚,低缓悠远,飘渺入无。
    很快,李瑄就觉得自己陷入悦己的状态中。
    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泛起远古之思。
    泛音则如天籁之音,有一种飞仙之感,在天上,在月中,在云间……
    按音更为丰富,手指下的吟猱馀韵,绵细悠长。
    李瑄像是在用伏羲琴追逐仙……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泛音象天,散音象地,按音象人,天地人三籁交错,让人心中五味陈杂。
    琴音变得急促和有力,也代表李瑄的心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终却是一种介于欢喜和伤感之间的状态,如泣如诉,每一个音符,都让人久久回味……
    杨玉环看着李瑄的弹奏,不自觉将手放在胸前,她眼中也有盈盈水光。
    李瑄在弹奏琴弦,而她的心弦,早就被李瑄拨动。
    她的意识仿佛回到咸阳原的夜晚,在猛虎飞扑而来的时候,李瑄健壮的身躯挡在她前方。
    他将她抱起,那富有男子汉气息的胸膛贴在她的脸上。
    倾慕的种子,在那一刻就已经种下。
    她悔恨自己为追求富贵……
    以至于李瑄今时今夜在她面前,却像月光一样遥远。
    她罕见地没有盛装打扮出席夜宴,但李瑄似乎没有多看她一眼。
    泪水无声无息地留下脸颊。
    她知道,自己配不上李瑄。她为寿王妻,甚至投入李隆基怀抱,是因为李隆基更有权势,能让她得到她想得到的一切。
    连远在涪陵的荔枝,都在杨钊的建议下,修一条官道,通过驿站运输过来,保持鲜嫩。
    天下奇珍异宝任她挑选。
    她能穿上最华丽的衣服。
    她是得到了想得到的一切,但也失去了她现在想要得到的。
    这两年来,无数个午夜梦回,每每泪水打湿衣襟。
    每有李瑄的战报,她一定要观读,表面的从容,与内心情绪起伏。
    但也只是仅此而已!
    李瑄永远是今夜的月亮,她希望李瑄永远如此明亮……
    意识到自己流下眼泪,杨玉环立刻用手帕拭去。
    好在,李隆基沉迷音律,没有看见。
    「啪啪啪……」
    李瑄曲毕,杨玉环最先鼓掌,她笑得开心,仿佛回到情窦初开的年纪。
    「大善!」
    李隆基看杨玉环笑靥如花,也大笑鼓掌。
    一时间,全场掌声如雷。
    比安禄山跳完舞的掌声,还热烈十倍。
    李瑄所奏,确实精彩。
    「天水王,真才子也!」
    「此曲清丽深沉,当为名曲,天下传唱。」
    「这麽细腻的曲子,正应中秋,宴会后一定讨要。」
    「这曲子之妙,恍见李太白诗歌。」
    「天水王独领风骚….」
    文人才子争相夸赞李瑄。他们对李瑄没有那麽大的政治敌意。
    不像某些大臣「言不由衷」。
    「天水王乃千年一遇的英杰。」
    杜甫对李瑄的曲子佩服不已。他很早就钦佩李瑄就惩治豪强,分地百姓的举动。
    他认为李瑄是心怀苍生的人。
    安禄山心里酸溜溜的,暗骂这些士大夫可恶,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胡旋舞比李瑄的琴曲差。
    难道会弹琴,真的很高雅吗?
    「臣所奏非阳春白雪,希望未惊圣人兴趣。」
    李瑄起身回到李隆基身旁拱手一礼。
    「太上玄元皇帝说『大音希声』,庄子说『至乐无乐』,七郎的境界已经很高了。」
    李隆基用他信奉的道家去举例,代表他对李瑄琴曲的认可。
    「多谢圣人赞扬。臣需纸笔,将去年中秋在边塞的词写下。下等之作,一直未敢示人,今曲已出。臣也不怕被议论了。」
    李瑄准备正式将《水调歌头》写出。
    「取笔墨纸砚,翰林学士准备抄录!」
    李隆基再次对高力士吩咐道。
    由于对李瑄的自信,他认为李瑄填词就算比《江南春》差,也差不到哪去。
    值得让所有宾客一观。
    杨玉环亲自将玉案上的水果丶点心拿起来,递给宫女。
    为李瑄留下空间!
    她又拿起烛火,为李瑄照明。
    笔墨纸砚上来后,十几名翰林学士携纸笔在一旁。
    他们将纸放在宦官的背上,随时落笔。
    参宴者得知李瑄要为刚才所奏曲填词以后,纷纷起身扬着脖子看着李瑄所在方向。
    这无一不表明李瑄的声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瑄蘸了蘸墨水后,开始在灯烛下的白纸上,龙飞凤舞。
    开场惊艳。
    杨玉环随着李瑄落笔一字一句轻念。
    而李瑄写完一句,高力士大声念出。
    翰林学士心中一惊后,立刻在纸上抄录。
    「第一句是什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靠近的公卿,能听清楚,他向身后的人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本要等翰林学士抄录后传阅,现众人却被开头牢牢吸引。
    皓月当空,银辉满地。
    仅仅两句,就显示出豪放的气魄和不凡的性格,似乎将苍天当作朋友。
    词只开端,王维丶杜甫,皆知此词不同凡响。
    「第二句是什麽?」
    「没听清啊!」
    「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靠近一点……」
    当第二句展现后,有公卿大臣忍不住离开坐席,向李瑄靠近。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公卿大臣们如一堵墙一样围在李隆基的玉案周围。
    每一句落笔,他们都会口口向后相传。
    一字比一字精炼,一句比一句惊艳。
    这似乎是一首思念亲人,祝福世人的咏月秋词。
    但有好事者立刻将即将到来的新法与此联系起来。
    一首诗词的赏析,要与作者所处环境,所经历之事相结合。
    而李瑄如日中天,明显不是怀才不遇。
    有人认为,在李瑄作出此词那一刻,就有变法之心,且知晓变法的困难。
    不论如何,这似乎绝尘于天地的丰富情感,让一向将词鄙视为「下里巴人」的诗人,心中莫名震撼。
    但凡是个文人,都觉得《水调歌头》艺术性的空前。
    那浪漫到极致的意境,给诗人们巨大冲击。
    原来词还可以这样!
    这种比喻和夸张,生动鲜明。
    气势恢宏,意境开阔的同时,又细腻委婉,情感深沉。
    许多诗人想快点得到翰林学士抄录的手稿,仔细观读。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无敌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 惊鸿 军阀:就发了点小财,真没建国 龙魂武帝 网游:我有超神级天赋 带着超级商场逛古代 开局被甩,我转身成为亿万富翁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我一个警察,怎么给我悍匪系统! 剑气朝天 民间奇门风水秘术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开局只有8年寿命,我选择梭哈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抗战:我和军事法庭双向奔赴 武侠征程的旁白系统 算命太准,外国客户都哭着喊大佬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