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南明:重生朱由崧> 第288章 农税改革

第288章 农税改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回禀陛下,是陈四郎。”
    朱由崧脸色铁青,“锦衣卫再加派人手去无锡,那里有人竟敢堵运河,把那些胆大妄为的肇事者全抓了。”
    加派锦衣卫去常州府,并不是帮阮大铖清查田亩,而是因为邢如意在常州府收粮设仓时,碰到了有人捣乱。
    据说是无锡的那些米商联合漕运船帮生事,关闸把运河都堵了。
    那些船帮连运河都敢堵,这胆子也太大了,朱由崧得知情况后,准备让锦衣卫再出动一批人手去处理。
    锦衣卫和宫中太监是天子家臣,调他们去处理皇家商行也没人会说什么。
    无锡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运河发达,京杭运河从无锡穿城而过。
    自明成祖开始,无锡已经作为大明漕粮的一个重要据点存在,自然而然的,无锡三里桥米市也非常有名。
    朱由崧授命邢如意,让她借助粮食经营的方式,尽快在南方各地建仓设点,设置粮站收售粮食,将来为朝廷所用。
    这么做是提前为农税改革做布局。
    明末的征税管理非常混乱,已经没有什么标准化,反正税赋非常多,而且每个地方的还不一样。
    这已经到了不得不整合的地步了。
    大明自开国至崇祯前期的税收,一直以来都稳得很,基本上每年大约在2000万两银子左右。
    但是这2000万的税收,并不全是银子,多数都是以实物为主。
    像是天启六年的税收有2300万两,银子只有500万两,其他的都是以粮食为主,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明朝的税赋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类是田税正赋,按照每户拥有田地的面积来计算。
    这个正赋田税的税额并不高,按土地优良划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田的基本税额每亩交米石;中等田每亩交米石;下等田每亩交米石。
    因为粮食要运输到朝廷指定的地方,其中运输成本的损耗也需要纳税人出,这叫火耗,大概加税额的百分之七。
    另一类是役,就是按照每户的壮年劳动力(丁数)的数量,需要定期为官府干活。
    地方官吏就是利用名目繁多的役赋来盘剥百姓。
    役分很多种,很多还是由地方官府去实施摊派,比如各种物资征用,以及解运粮米等短期差役。
    比如均徭,这是一种全年额定的劳役;如驿传,专门维护驿站,为驿站提供服务;还有民壮,就是服军役。
    有的地方百姓服役,把帮官老爷抬轿子都算进去了,难怪大明文官爱坐轿子,大明百姓还要服役抬官老爷,简直就是离谱。
    如果不愿去干这些活,也可以交钱来代替。
    绝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服役,而是选择交钱,所以后来役也被分摊进田亩中,作为税收征缴。
    以上这些税赋,基本上只是大明稳定时期百姓要承担的税赋。
    明朝中后期时,藩王、官员、士绅的数量都增加了数倍,这些人享有优免权,加上天灾人祸,朝廷的开销增大,而大明的税收200多年都不变,那点税已经根本就不够用。
    于是除了以上的税收后,还有摊派加征,比如崇祯时期的三饷:边饷、新饷、练饷。
    免税特权的人多了数倍,而土地税赋只有那么多,这些税收全压在了普通百姓身上。
    而且地方官吏借助摊派,巧立名目,胁迫百姓增派劳役,百姓也不能说什么,官吏正好可以趁机更加肆无忌惮的盘剥百姓。
    因为“三饷”大大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造成农民起义越剿越多。
    崇祯想搞钱,从那些普通百姓伸手,这怎么能行呢。
    朱由崧可不会走崇祯的那种套路子,那是找死的行为,他学不来汉武帝对付士绅的那一套,但是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改革税制。
    朱由崧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去完善税制。
    等田亩清查出来,就可以着手实施新的农业税赋。
    朱由崧准备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是很好的方法。
    废除人头税可以解放更多人口出来。
    为什么百姓争着把田和自己户口进献结士绅,就是因为种类繁多的摊派太多了。
    明朝的人口黄册已经很多年都没更新过了,百姓们都选择瞒报人口,不愿意上户,有的百姓因为交不起人头税,溺死刚出生的婴孩那是常有的事。
    把一切百姓税项包括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起来编为一条征收,化繁为简,统一用银子交税。
    而且要火耗归公,不让地方上的官吏伸手。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但是这条变法,只是对朝廷管理方面,较之以前更方便高效。
    而对于交税的百姓就并没有任何实惠的地方,有的甚至是反而加重了平民百姓的负担,地方官吏有的是办法盘剥百姓。
    因为一条鞭法中田赋和力役都折成银子征收,这里面有几个漏洞。
    种田的普通百姓交税不交粮,只交银子,他们从哪里获得银子,自然就只有通过卖粮来换银子。
    粮食在兑现成白银的过程中,因为粮价波动,会导致损失。
    但是明朝粮食买卖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起来的,百姓卖粮的渠道,多是通过粮长进行征解和交易。
    这里面的猫腻就多了,被人操纵粮价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明朝的粮长制度,本是朱元璋根据自身的经历设置的,这本意是一个好的制度,但是后面让大家玩废了。
    现在面对这些乱七八糟的税收制度,朱由崧觉得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
    要不了继续这样下去,那些百姓要交的税赋,已经高达产出的一半,而朝廷却并没有收到钱,还担了恶名。
    普通百姓大部分交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税,都让地方官吏以中途折色的方式贪污掉了。
    现在朱由崧手里有钱,就准备专门成立一个辅助税收的粮站。
    百姓把粮食送去就近的粮站,全国统一粮价,再统一去安排这些粮食。
    这样一来,既方便了百姓,而且把全国粮食抓在手里调度,还能平稳粮价的作用。
    像无锡那么重要的米市,邢如意自然要亲自去的,结果居然碰上了无锡地头蛇找麻烦。
    现在常州府无锡县可是聚集了多方人手了,邢如意去了,阮大铖去了,锦衣卫去了。
    朱由崧沉吟了片刻,说道:“等陈四郎帮忙处理完无锡粮商一事,不急着回来复命,盯紧了阮大铖在常州的进展,朕倒要看看这会是一场什么样的结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非正常女天师 万历小捕快 我以仙术当侦探 傲世狂徒 让你代管废材班,怎么成武神殿了 我在异界有座城 何人乱我道心 我不是袁术 和闺蜜成为炮灰妯娌[九零] 摆烂,摆烂,摆烂!!! 美漫地狱之主 我是表妹(快穿) 综漫:武侠万事屋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惜花剑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只有怪兽可以吗 开局神级隐藏技能!我已看透一切 我转投章邯再建大秦,刘邦哭麻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