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踢走孙氏,以汉代吴> 第四十四章 李,郭内战

第四十四章 李,郭内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翊看贾诩。
    “我若走,需给陛下留下制衡西凉军诸军头之策。”
    “破李傕、郭汜之后,似张济,白波,杨定等人,何以破之?何以应之?”
    “我得给陛下指条明路,方能离去。”
    贾诩深深的望了他一眼,没说话。
    说实话,他进长安与李傕决裂了,是没有办法才帮刘翊使计让李傕和郭汜相攻。
    但现在刘翊的意思,是让贾诩替他谋西凉军所有人。
    贾诩也是有他的底线的。
    西凉军那些人的做法,虽令他不齿,但他们毕竟都是自己的同僚,甚至有一些是他的乡人。
    见贾诩不说话,刘翊轻叹口气:“贾公,这些时日的相处,想必你也看出来了,刘某人一心为公,无半分私心。”
    “虽然有些对不住贾公,但我对你的诺言,也全都做到了,所有的事我皆一力承担,没有透露贾公分毫!”
    “难道贾公觉得,放任西凉军为祸关中,残害黎庶,便对得起往昔的同僚了吗?”
    “贾公觉得,放任这些人为祸关中,他们日后便不会打回到你的老家武威郡吗?”
    “若真有一日,威武郡遭害,公何颜面面对西北父老?”
    刘翊的话,情真意切,这一点贾诩是能够感觉的到的。
    但仅凭这几句话,就让贾诩替他谋划所有西凉的同僚,那刘翊就着实小看了贾诩的耐心和定力了。
    果然,贾诩只是长吁短叹,就是不言语。
    刘翊心道,这鳖孙,着实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那就给你个兔子。
    “贾公,实不相瞒,破了李傕和郭汜之后,我会向陛下请旨,率兵前往扬州。”
    “我父在彼为孙伯符所逼,危在旦夕。”
    “救父之危,刻不容缓!”
    “我与陛下有兄弟之谊,陛下必应之。”
    “贾公若愿意,我愿征辟贾公为幕僚,与我同往江东。”
    “当然了,公亦是可携家眷同往,如何?”
    这一番话,对于贾诩来说,才是打在要害上。
    在贾诩这等精明人看来,关中决计是不可再留了。
    现在的朝廷,是一块肥肉,随时都会招惹虎狼。
    特别是冀州的袁绍,早有另立皇帝之心,对现在的朝廷极度不满。
    得赶紧离开北方!
    想到这,贾诩看向刘翊。
    这少年郎……非等闲之辈。
    特别是,他还是天子亲近,他若去扬州,则代表的就是朝廷官方,名正言顺,符合大义。
    跟着他去南方,确实可以避祸!
    “此言当真?”
    刘翊笑道:“自无虚假。”
    “好,那贾某就大略的替少君说些应对之策,少君离开长安前,去给陛下指明道路。”
    刘翊向着贾诩拱手:“还请贾公提点。”
    贾诩谦卑道:“指教不敢当,只是还请少君不要……”
    刘翊笑着接口说道:“不要将今日之事说出去是吧,放心!”
    贾诩放心了,慢悠悠的给刘翊分析。
    “眼下,西凉军除了李将军和郭汜正彼此相争,尚有张济、李蒙、王方、杨定等人,其中李蒙、王方、杨定等人的实力较弱,他们看到李郭相攻,必不敢轻举妄动。”
    “如此,只需分而化之。”
    “凉州诸军头中,段煨段公出身名门,这两年,他在华阴县执政,发展农耕,其人处事公正,深得民心,黎庶皆赖其恩威,可以说是凉州诸将中的清流。”
    “他屯于华阴,也不过是昔年董太师、李将军轮番把持朝政,天怒人怨,不愿参与其中,可他出身将门,必渴望为朝廷建勋。”
    “若天子首肯,只需一帛诏书,便可使段公入朝。”
    刘翊额首。
    “至于李蒙,昔日属樊将军之部曲,樊将军一纸书信,可归矣。”
    “而杨定、王方之辈,皆碌碌小人,心性狭隘,为人凶戾,却无远虑。”
    “李将军与郭汜,如今内斗,败之必然,待朝廷平了李、郭,杨定和王方心中惶惶,朝廷可出人安抚,使他们屯于冯翊境内,然后在阻其路,断其粮,逼散其众,日久威胁可去。”
    说到这儿,贾诩长长嘘了口气:“这是某一点粗浅之见,大略在此,然具体如何施展,还需因时而异。”
    刘翊抚掌道:“贾公果然高见!佩服!”
    “只是屯兵于弘农的张济,还有杨奉的白波军,您可还没说应如何对付?”
    贾诩的表情有些木讷。
    “张将军那面,我自会书信一封,向他陈明厉害,请他莫要轻举妄动。”
    “至于之后,张将军会如何行事,某不敢断言。”
    “而且他在弘农的军粮,一半是朝廷供给,一半是靠在地方劫掠,弘农和司隶已经被他劫掠的人口流离,田地荒芜。”
    “来年关中欠收,只怕朝廷无力供养张将军,他会做出什么,就不好说了。”
    “至于白波军,其众甚大,亦是只能安抚,以朝廷目下的实力,恐无力征剿。”
    刘翊闻言长叹口气。
    四面楚歌啊,朝廷现在也面对的,着实非他一人能够解决。
    他已经尽全力,做了他所能做的事情。
    ……
    ……
    李傕和郭汜那边的事,果然是按照贾诩所推断的进行了。
    李傕邀请郭汜前往渝县,双方进行会谈磋商,并假意服软,愿意提供给郭汜补偿。
    结果,在事前,郭汜所在陇上已经开始流传李傕要设伏诛杀郭汜的计划。
    你别管事怎么传过来的,反正就是有这么个传言。
    郭汜虽然愚鲁,但也不会对坐视不理,毕竟事关他的身家性命。
    于是他在前往渝县之前,暗中派遣斥候和探子,仔细查探渝县的情况。
    结果,自然可以查探到一些李傕提前在渝县埋伏精兵的情况。
    郭汜当时就怒了,直接率领大军,直奔渝县杀来!
    在渝县布置的李傕听说郭汜起兵杀奔渝县,心中明白,这下子是不打不行了。
    想要靠谋杀解决问题,已不现实。
    于是,他也卸下伪装,露出了原本凶狠的面貌!
    双方以渝县为中心,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火拼!
    ……
    就在李傕和郭汜内讧拼杀之时,樊稠和朱儁则是在朝中互相掐,彼此上奏弹劾,樊稠甚至率兵在长安南郊,发动大规模的军演,而朱儁也不惯着他,同样也召集手下的将士们进行军演,两支部队在长安的举动,惊吓到了城内的百姓,尚书台也因此乱成了一锅粥。
    皇帝急忙下诏,严令两人禁止发生军事冲突,同时火速派人进行调和。
    原本是剑拔弩张的长安朝廷与李傕郭汜,此刻竟出奇的一致,纷纷开始了内斗。
    关中的形势,可谓一片大乱。
    ……
    ……
    平定冯翊的羌叛对于刘翊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毕竟只是一些小的羌族部落,乘乱在地方劫掠分一杯羹,对于朝廷的正规军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威胁。
    这一仗,对于刘翊来说,主要是为了整合他精挑细选的这五千人众。
    通过战事来磨砺新军的战术战法,更重要的也是让自己明白战场的机制。
    同时,也是为了让手下的这些司马们互相磨合。
    在冯翊的这场战斗中,刘翊表现的非常勇猛,数日之内,他率兵与羌族叛军血战七场,特别是他擅驾战车,在车上或用弓弩,或用长矛取人性命,表现的异常勇猛。
    而徐晃,李典二人,亦是成为了他的左右先驱,无往而不利,几度立下大功,身披数创,在军中打下了赫赫声名!
    便是羽林军原本的司马袁彬、赵表、侯伶、王粟等人,也被刘翊,徐晃,李典的勇猛而震撼!
    叛军的实力不强也不弱,对于刘翊来说,是最好的经验包,他借着平定叛军之战,增长了临阵指挥的经验,锻炼了胆气,对朱儁所传授给他的军事知识,理解的更深刻了。
    不消一月的时间,冯翊的战乱便被平定了,刘翊平定了战乱,缴获羌族悍马数百,功劳卓著。
    李典,徐晃,赵表,袁彬,侯伶等人,皆多建功勋!
    而与此同时,朱儁也给他暗中送来了消息。
    李傕和郭汜如今的冲突俨然加剧,双方一个月之内连续进行了五场大战,死伤极多,西凉兵士气低落,斗志锐减,不论身体还是精神,皆处于强弩之末。
    朱儁的意思,是让刘翊火速回长安与自己会和,袭击李傕和郭汜,以成大功!
    刘翊也非常赞同朱儁的看法。
    是时候结束李傕在关中称霸的统治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火影:天赋词条,开局大筒木血统 科技入侵现代 左道成神从美恐开始 我在印度当老爷 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 我以仙术当侦探 破甲九重 重启人生 最佳导演的诞生 [娱乐圈]恋爱心愿 我的吉他女孩 天可汗回忆录 武道长生,我的修行有经验 摆烂,摆烂,摆烂!!! 在虐文世界发疯 文豪1978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