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4、第 4 章

4、第 4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蔓娘也不矫情,将外面的羊皮裘挂在竹架子上,脱下脚上冻的梆梆硬的棉布鞋。
    换上酒楼统一的青色平口儿软底布鞋。
    对着桌子上的黄铜镜子,整理好一路过来,被风吹得有些乱的发髻。
    将手放在温热的熏笼上。
    笑着道:
    “各位婶子姐姐们刚才说什么呢,这么热火朝天的?”
    “哎呀,你们这两个小娘昨儿个休息不晓得,昨儿个这边可热闹了,南楼那边抓西夏探子,皇城司的兵把整个南楼那边儿都戒严了,只许进不许出。”
    刘娘子拿帕子捂着嘴儿。
    神秘兮兮的道:
    “而且听说昨晚抓了不少,还杀了好些人嘞,那血水都一桶一桶的往外倒呢!”
    她是二楼专门专门负责包间洒扫的妇人,男人是做厮波的,也就是游走于各大酒楼的杂货小贩,借酒楼的场地,向客人兜售果子香药等杂货。
    所以消息比较灵通。
    “哎呀,真的吗?”
    “这可了不得啊,皇城司惯常最威风霸道的,会不会影响咱们西楼这边儿呀?”
    “难怪我刚才从后角门过来,瞧见南楼那边都有皇城司的人把守呢!”
    皇城司是汴京最神秘也最霸道的衙门。
    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和清朝的血滴子。
    他们直属于皇帝本人管理,日常负责执掌宫禁、周庐宿卫,监察官员,抓捕探子和刺探情报。
    众人闻言,一时间议论纷纷。
    都觉得害怕。
    “还血流成河呢,你就瞎吹吧,刘西施!嘴上没个把门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对面的廖娘子闻言。
    嗤笑了一声。
    作为西楼资格最老的员工,也是二楼茶水间专管烧水的妇人。
    她惯常看不上刘娘子神秘兮兮的传闲话做派。
    和往常一样,逮着就要刺挠一句。
    直接叫外号。
    “我咋瞎吹了,我家男人昨晚就去南楼卖果子了,亲眼瞧见的真真儿的。”
    刘西施不忿。
    她最不喜欢刘西施这个外号,因为她的外表和西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完全是反义词。
    偏偏这个姓廖的每次都要叫。
    给她气的不行。
    每次气狠了,便乘着没人的时候,偷偷往她的鞋子里放了几只臭大姐。
    “那都血流成河了,你家男人在南楼咋好好的,难道你家男人还跟皇城司有交情啊?”
    廖娘子瞟了她一眼。
    云淡风轻。
    偏偏嘲讽的意思不言而喻。
    “额,那......虽然没有,可我家男人是正经人。”
    见大家因为廖娘子的话。
    都变得一脸怀疑。
    不信自己的消息。
    刘西施的脸顿时气得通红。
    不高兴的哼了一声。
    就昂着头率先往外走:
    “反正说的是实话,你们不信算了!”
    哼!
    廖春花,你给我等着,今天一定给你鞋子里多放几只臭大姐!
    “哎呀,刘西......娘子也真是的,跑这么快干嘛!”
    “嘿嘿嘿,她是臊了,廖娘子总不给她面子!”
    “那也怪她自己啊,总是爱把一根针说成一个棒槌!”
    眼看到辰时了。
    众人一边笑嘻嘻的议论,一边收拾好仪容仪表往外走。
    杨蔓娘对于廖娘子和刘娘子的恩恩怨怨不感兴趣。
    她在思量着早晨老三杨盼娘的话,自家的米面只能支撑三天的消耗了。
    若是不想饿肚子,这两日就得去买米了。
    一斗米十五文,刚才听吕小娘说。这两日米价听说又涨了一文,那就是十六文。
    再加上之前储存的冻白菜和土豆混合着,勉强够三个人吃十二天左右,还不能吃太饱。
    她自己还好,每日上班能吃一顿午饭,当然是没有肉的,大多是烩白菜水饭,但是量还算足,至少中午可以吃饱。
    家里两个小的就不行了,每顿饭都等着米下锅的。
    还有每个月的买盐钱,油钱,木炭钱,房租钱,零零散散的,也是一大笔银子。
    可以说。
    杨蔓娘虽然在汴京最富贵华丽的销金窟矾楼上班,但她的生活依旧是赤贫。
    但凡一个月不上班,兄妹三人都有可能饿死冻死。
    穿越又如何,汴京城常住人口一百三十多万,加上驻军和流动人口,将近两百万人,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在底层刨食的。
    没钱没势。
    不被欺负都很难了。
    没有力气去码头搬货赚钱。
    也没银子去织锦院学绣娘,或者跟收徒的大厨娘学厨娘这样的技术工种。
    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没力气,还没个技术特长。
    在酒楼做灯烛侍女的活计虽然稳定,但上升渠道几乎没有。
    这年头做到管事的,都是东家的心腹,或者签了卖身契的,管事的只要不犯大错,基本都是干一辈子的。
    若不是长相方面还算有优势,就连如今这活计也轮不到的。
    等等!
    技术特长?
    她,似乎有啊!
    写小说算吗?
    上辈子杨蔓娘在一家网站,做签约作者连载小说。
    还写过几本出圈的作品,上了网站的畅销榜。
    不过。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网络,自然不能考虑像上辈子那样在网络上连载小说。
    只能考虑全本或者纸媒。
    大宋的印刷业发达,书坊很多,报纸也很多。
    很多话本作者都写了全本小说拿去书店推销。
    报纸的种类很多,有官办的朝报、邸报,也有私人办的新闻和各类小报,五花八门。
    不过在她的记忆里,这个年代,无论是民间小报还是朝廷邸报,都没有刊登小说的先例。
    朝报和邸报,讲的都是朝廷大事,官员任免,自然是不可能连载小说的。
    而新闻和小报则属私办,但内容大多是一些花边新闻,或者夸张的市井消息。
    除了一些和邸报内容重复以外,大多都是写一些市井中的小道消息,道听途说,比如某巷子里的妇人四十岁老蚌生珠了,某户人家的的老母鸡生了巨大的鸭蛋了,某伶人从良被大商人买走了等等。
    而现在的她,不但没银子,还没有写全本小说的时间成本。
    灯烛侍女的活计,每个月三天休假,做十休一,每天晚上下班都到了亥时,回到家累的倒头就睡。
    第二日辰时准时点卯。
    根本没有时间支撑自己写一个完整的小说。
    除非她下定决心辞职不干。
    那么。
    就只能试着从连载小说做起,先看看能不能赚到钱了。
    她一边暗自思量着。
    一边跟着众人一起来到了一楼前的庭院。
    矾楼作为汴京七十二正店之首,自然有其不同之处。
    除了闻名天下的眉寿与和旨以外,建筑高度也是一个方面。
    为了皇宫内苑的隐私安全考虑,汴京其他酒楼都只允许有上下两层。
    唯独矾楼与众不同,五大主楼的层高都有三层,而且规模巨大。
    光西楼就有三百米宽。
    每个主楼之间,还有飞廊相连,酒客不用下楼,便可以从一栋楼走到另外一栋楼。
    站在西楼三楼的飞廊上,甚至可以眺望皇宫大内,看到艮岳的御花园。
    西楼前是一座巨大的泰山石,雕刻成文人墨客最中意的溪山行旅图。
    配上楼里的亭台楼阁,朱门绣窗。
    在这熹微的晨光中,格外的古色古香和气派。
    “上客闻香至,捧肴出厅堂。万事俱流香,只待君来享!”
    杨蔓娘站在队伍后面。
    呼吸着冬日早晨清冽的冷空气。
    跟着众人一起例行喊出每日口号。
    莫名的有种现代干中介的感觉。
    “杨长顺!”
    “在的!”
    “廖春花!”
    “来了!”
    “.....”
    “杨蔓娘!”
    大管事曹顺心穿着一身儿体面的豆青色交领长袍。
    手里拿着员工名册。
    眯着眼睛一脸严肃的点卯。
    杨蔓娘跟众人一般迅速应声儿:
    “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穿书反派:修为尽失,女主逆推 神婿叶凡 救命!这个救世主太老六!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宁天林冉冉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吞天神鼎 叶尘苏傲雪小说 叶凡唐若雪 柯南之我不是蛇精病 荒唐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扶摇九霄传 朕真的不务正业 八零胡同小饭馆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 魔门败类 最强小神农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