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秋节的灯会上,舒青霭和黛玉还从其它一位姑娘处得到了一个消息。
东平王府和缮国公府有意定亲,两家最近走动频繁。虽然双方想要定亲的意图并未声张出去,但跟两府交好的人家都得了风声。
舒青霭回忆了半天,才想起来,似乎某次听自家娘亲提起过,缮国公府有几个孙儿尚未成家。
但建安伯府和缮国公府素无往来,她也不知道要跟东平王府定亲的是哪一个。
缮国公府要给哪个孙儿定亲,她猜不到,也不好奇。但东平王府唯一的适龄姑娘,并不难猜。
她有些意外,贺双意这么快就要嫁人了?
要知道,贺双意性子骄纵,京中贵女大多都不喜欢她。但她凭着郡主身份,平日里没少招摇。东平王府也纵着她,瞧着从前那架势,倒是像要多留她几年。
更何况,京中好些贵女都知道,贺双意对谢规有意。
贺双意既瞧不上上京城中的贵女,也瞧不上除了谢规以外的上京男儿。她一颗心都扑在了谢规身上,更是罕见的从来不在谢规面前发脾气。
但谢规对她无意,她叫人送到谢规面前的东西,都被谢规派人原封不动的送了回去。可是谢规越是冷淡,她就越是跟疯魔了一般缠着谢规不放。
她既然对谢规有意,料想这次缮国公府和东平王府定亲,必然不会顺利。
想到贺双意,舒青霭一时也有些好奇。
缮国公府虽然名义上还是个国公府,但府上国公爷早没了,如今只有一个老太太撑着门庭。他们府上的儿孙籍籍无名,皆是没什么成就的平庸之辈。而东平王府虽说在四个王府中实力靠后,可再怎么说也是个王府,和缮国公府定亲,多少有些低嫁了。
京中不是没有门第相当家中又有适龄男儿的人家,也不知东平王府为何弃了这些人家,偏偏选了个日薄西山的缮国公府。
舒青霭不解,又想到贺双意自上次大闹贾府后就被东平太妃带到了身边管教,后来林伯父回京时在圣上面前哭诉了一通,圣上当即让皇后娘娘赐下了两个嬷嬷教贺双意学规矩。
东平王府丢了脸面,贺双意又被关在王府里,好长时间都没能出门。
之前的灯会上,也没见贺双意出来。按照此人以往的性子,知道街上有热闹看而且谢规又在,早找了借口跟她们偶遇了。
最近外头也没有什么关于她的稀奇事,看起来,她似乎真的被管教的服服帖帖了。
舒青霭并不怎么相信贺双意会真的转了性子,但此事也只是听个声,她便没有放在心里。
等到她都快忘了贺双意要定亲这回事时,贺双意却把东平王府闹了个鸡犬不宁。
起先她以为贺双意是被关久了,郡主脾气上来了才在府上撒泼。结果听建安伯夫人提起才知道,撒泼是假的,想让府上打消了和缮国公府结亲的念头才是真的。
也不知道贺双意哪来的胆子,竟然买通了看管她的丫鬟,又敲晕了府上看门的人,一个人偷偷跑到了国子学去堵石光珠。
石光珠是缮国公府的嫡孙,也是东平王府打算给贺双意定下的夫婿。
可没等她和石光珠见上面,东平王府的人就找到她把她带了回去。
贺双意好不容易跑出去,盘算好的事情还没做成就被抓了回去,心情可想而知。
她在王府中又哭又闹,砸了正厅里几个上好的花瓶不说,还拿了把刀抵在自己脖子上,扬言若不取消她和石光珠的婚事,她就死给大家看。
刀自然是被东平王爷夺了下来,即使是在皇后娘娘赐下嬷嬷,东平王府脸面丢尽的时候,东平王爷都没舍得打贺双意一下。
这次被贺双意气狠了,东平王爷刚夺了刀,反手就给了她两巴掌,更放下话道:“仅此一次。下次你若想死,就去死吧。”
又下令给府上所有的人,如果贺双意还要寻死,不用管她,随便她是上吊还是喝药,通通都当没看见。
贺双意自然不是真的想死,东平王爷此言一出,她便不敢再做声。东平太妃更是直接把她送回了东平王妃面前,直言这个孙女她管不了了,以后还是交由东平王妃管。
东平王妃心中一咯噔,知道老太妃此话一出,便是放弃了这个孙女。可贺双意却满不在乎,她正为逃脱了东平太妃的管教而欣喜呢。
虽然东平王爷下令府上众人不得外传此事,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后赐下的那两个嬷嬷好好的突然回宫中请罪,鬼都知道其中定有古怪。
京中但凡消息灵通的人家都得了信,就连一向不爱凑热闹的黛玉都从探春那里听到了一些零碎的消息。
然而她实在不喜贺双意,因此探春刚提了个话头,她就一边握着探春的手一边指了指自己额头,道:“好妹妹,可不要提她了。你提她啊,我脑门疼。”
探春也知黛玉和贺双意之间素有不睦,便掩了话头,笑着攀上了黛玉的胳膊。
“我听说姑父府上都是林姐姐在管着。那日赖嬷嬷从姑父府上回去,和老太太说,林姑娘厉害着呢,竟把府上管的井井有条。老太太听着高兴,道:她一个小人儿家家的,难为她管着那么大个林府,姑老爷不心疼她我都要心疼了。”
黛玉知道她口中的那日正是赖嬷嬷来府上请他们父女二人去贾府过中秋的那日。正要开口,惜春却撅着嘴,小孩子般抱怨:“正是呢,林姐姐现在是大忙人,回了自己的家就再不肯去贾府,定是把我们姐妹都忘了。”
迎春拉了拉惜春,生怕黛玉听了这话生气。黛玉却笑着点了点惜春的额头,道:“惜春妹妹可真是冤枉我了。上个月是谁往府上送了一筐子螃蟹?上上个月又是谁亲手交给了妹妹一沓雪浪纸?今儿又是谁请老太太和你们来林府的?”
惜春噗嗤一笑,和探春一样挽了黛玉的胳膊,道:“我跟林姐姐开玩笑呢。”
黛玉笑着摇了摇头,又看了迎春一眼,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这个二姐姐呀,倒是和从前的她一样,谨小慎微。只是,却过了头。
今日林家请了贾家一家子前来做客,一是因为林家安顿好后,贾家还没正式上门拜访过,二是因为黛玉最近忙于管家,也确实有些想念姐妹们了。因此林如海做主,黛玉操持,邀请了贾母和几位长辈们前来做客。
薛姨妈一家也收到了帖子,但薛蟠因冲撞谢规又被关进了大牢里,这两日才被放出来。薛姨妈忙着照顾薛蟠,一时脱不了身,不巧宝钗的热病又犯了,她就更走不开了。
王夫人借口有事,带着宝玉、王熙凤回了娘家,因此只有贾母带着贾赦一家和贾政以及姑娘们来了林府。
贾赦本就无所谓去不去,遂只把自己当成个吉祥物,对着林府里的字画古董一阵品评,但贾政却是有事要找林如海。他存了额外的心思,待林如海便越发亲近了。
只不过等他说出那份额外的心思后,林如海却犯了难。
无他,贾政想让他帮宝玉谋一个在松山书院读书的名额。
松山书院的院长是林如海的同科,也是林如海的同门师弟。虽然当朝最金贵的学校是国子学,但名声最响的,是松山书院。
松山书院收学生不看门第,只看才学,学生们入学前更是要通过无数考试。入学后书院也会不定期考校学生,但凡有考试不合格者,立刻逐出书院。
因此,松山书院的学生可以称得上万里挑一,其才学水平和勤奋程度,乃当朝学子之最。
林如海也听黛玉提过,宝玉在诗书文章上皆有所长。他知道这个侄儿才学出众,远超贾家众人。但要他说,宝玉的文章灵则灵,其本人却不一定能通过松山书院的入学考试。
松山书院学的都是经世致用的东西,里面的学生以后入了朝堂,不是要为国献策就是要为能者谋划的。总不能皇帝问你这事你怎么看,你写一堆辞藻华丽,实则什么也没有的文章,说我就这么看。
要真这样,皇帝都要担心自己底下的椅子坐的稳不稳,江山还能不能保全了。
因此对于贾政的请求,林如海虽碍于亲戚情分不好当面拒绝,却也不想让宝玉白折腾一番。沉吟了片刻,只捡了松山书院的一些院规和课程安排与贾母、贾政分说。
贾母一听,便觉得宝玉可能受不住。但贾政既然有此想法,她也不好当场落了儿子的面子,便道等他们回府后再商量商量。
既说到了宝玉,贾母便当着林如海和贾政的面,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林如海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
之前他还在姑苏时,贾母信中就透露出了想和林家结亲的心思。他本想着,宝玉这孩子宽厚,又和黛玉一起长大,等黛玉大些再看看,合适的话就从了贾母的打算。可后来知道了贾府的行径,他才意识到,这宝玉虽是宽厚,却难当大任。
等到来了上京见到了宝玉,他心中与贾府结亲的心思更淡了。宝玉这个侄儿确实很有灵气,人也不坏,但绝对不是玉儿的良配。
于是贾母几次暗中示意都被他挡了回去。此番贾母还是没放弃,竟然当着两位舅兄的面直接提了出来。
贾母既然提了,早说晚说都得说,索性该说的一次说清。
这般想着,林如海便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