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94章【千禧年天才艺术家】
新闻联播的上门,实在是一件太大的事。
在采访组出发之前,王亚丽和赵春华便分别打来电话,提醒他一定要「乖乖的」。
王亚丽担心坏了。
「把你桀骜不驯的那一套收一收,现在所有你能想像得到的大人物都会收看新闻联播,千万别拿这事儿开玩笑。」
「OKOK,我明白的。」
方星河咋可能不知道?
作为水军头子,他可太理解新闻联播的威力了一一哪怕是在后面那个时代,
没有普通人再看新闻联播了,介玩意仍然具备着定性和定义的终极力量。
如果放到现在,那它还兼具着中文媒体的终极传播力,收视率常年在35%以上,覆盖大约4亿人群。
不过新闻联播的覆盖人群基本不是方星河的目标受众。
所以这个事情更像是一个荣誉,或者也可以形容为镀金,象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一一谋子上过那麽多回,该挨骂不是一样挨骂。
王亚丽也是如此解释的。
「我跟台里的朋友打听过了,上面很喜欢你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具体跟内部风气有关系,你不用搞懂,总之,注意言辞,最后能保留几秒钟的镜头就是胜利。」
「收到,我知道怎麽做。」
方星河转头就把从来都没穿过的校服给翻出来了,松松垮垮的裤子,简简单单的白衬衫,下摆查拉在外面,断眉用画笔补上,再把小书包往肩上一搭,齐活儿。
采访组来得极快,县里宣传口领导陪同,直奔校园。
小王丶大山丶若干校领导,在校门口就开始接驾。
方星河没去。
哥们需要配合的是新闻联播这个载体,可不是你们采访组。
他不担心得罪谁,只是正常保持着日常状态。
结果,他非但没有得罪人,反而受到了记者的热情对待。
「小方!」
那是一个女记者,一上来就特别自来熟。
「我叫刘静,喊我刘姐就行,我可是好不容易才争取到带队的机会,终于可以亲自来见见你了!」
粉丝?
方星河把星光面板展开一看,果然,刘静身上闪烁着死忠粉的蓝光。
第3级,不赖不赖。
「您好,刘姐,咱们怎麽开始?」
言简意,直奔主题一一越是在粉丝面前,越需要保持稳定。
「是这样的,咱们这次采访的主题是80后新生文学力量,破题落点在你那个《最强音》文学出版计划上,不是对你的个人专访———」」
可能是因为房间里的人太多,刘静没有讲得很细致,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咱们先拍一些你在学校里的生活画面。」
「好的,我会全力配合。」
拍摄过程乏善可陈,导的导,演的演。
方星河在队列里目不斜视地做着广播体操,动作刚健有力,充满节奏和韵律。
回到教室,又开始专注学习,埋头刷刷刷做题,窗外明媚的阳光打在他的侧脸上,根根眉毛折出丝丝的晕。
如果按照要求完成各种摆拍,摄像师冲他竖起大拇指。
「真省心啊—」
80点演技,拍商业电影都能一条过的水平,用来搞这点东西,属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等到采访的时候,居然是背稿。
方哥悄悄翻起白眼一一你们不知道我的外号是采访小王子吗?背稿,丢人!
但这就是现实,新闻联播是严肃新闻,每一个选题都有深刻的内因,以及完全预立的意义,不可能叫方星河信马由缰。
不过,等到采访主菜上完,外人也各自散去,刘静和方星河聊得渐渐深入。
「小方,我是你的粉丝,可以给我签个名吗?」
「当然。」
她带来整整4本《80后最强音》,扉页上,方星河特意空出来的位置,很快多出一个个龙飞凤舞的签名。
水军头子没有设计艺术体签名,而是用的行书字体。
因为协调点高了之后,他对身体的控制力变得超级牛逼,练字的效率大增,
硬笔书法已经有了一定火候。
好不容易把字练漂亮了,不炫怎麽行?
别的明星多半用艺术体签名,那是因为正经写字不好看,鬼画符能够叫人不明觉厉,练熟了省心省力。
方星河不需要,他打算让自己的签名变成艺术的一部分。
摄像师和文记又各自带了3本,总共10本,是他此生第一次如此「高强度」给人签名。
刘静将杂志小心收好,笑着道:「小方,你现在可是全民偶像,对于快速爆红,有没有什麽感想?」
方星河挑挑眉:「刘姐,闲聊还是采访?」
「闲聊。」刘静授一下头发,顺势警了一下左右,压低声量,「但也可以是采访素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你新书上市,有了扎实的作品,影响力再大一些,焦点访谈或者央一的其它节目都会再邀请你。」
,这感情好。
方星河对于上什麽节目有自己的思路,《焦点访谈》有机会是一定要上一次的,只是必须配合自身话题。
他可没有这种人脉,那麽刘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桥梁。
「谢谢你,静姐。」
心机boy的改口,是那样自然,既让刘静心花怒放,又没有让别人感觉突兀。
然后,他很有技巧的回答问题。
「爆红,其实不算吧,我觉得我的影响力并没有沉下去,红得很虚。」
「哇噢·—」
刘静掩嘴惊呼:「你可真是————太理智太清醒了。」」
没办法,哪怕他想飘,面板都会提醒他:别飘,小朋友,你嫩着呢。
眼下,他的浮粉终于艰难冲上1500万大关,2级中坚185万,比例算是超乎寻常的健康。
但是只要拿这个数据对比一下头顶那座大山,就知道这根本不算什麽。
目前,内娱的唯一真神,是那个女人。
国内12亿总人口,目测可能会有4到8亿人是她的浮粉,现在的她根本没有黑粉,不喜欢至少也不讨厌。
最恐怖的是,孩子老人,男人女人,全年龄段高好感,广大农村全覆盖,独一档的火。
后世,有人用A1工具爬完了网际网路诞生以来所有明星的数据,她在98年至02
年,断崖式领先所有人,包括李周成。
换算成相对热度值之后,她的数据仍然是巅峰肥仙的10倍左右。
而方星河,现在想跟肥仙相比都属于越级碰瓷,甚至,知名度都够不上鸡哥的十分之一。
其实跨越时代进行这种比较非常不科学,纸媒时代和移动网际网路时代,区别可不仅仅是传播媒介。
这仅仅只是方星河的自我警醒,习惯性的数据对标。
总之从红的角度来看,他已经是文学圈里的第一档存在,并且部分破开了文学圈。
只可惜,这一次的央视采访,主要还是聚焦文学。
「文学是有门槛的。」刘静努力安慰他,「其实你只是需要时间,保持写作,一两年一部好作品,我相信,十几二十年之后,新生代文学巨肇必然以你为首。」
很好听,也很好笑。
文学没有那麽多时间了,哪怕极致通俗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在后世仍然是一个小众爱好。
方星河摇头笑笑,并不解释一一有些观点,暂时还是留在自己心中比较好。
「聊聊《暴力与谎言》吧。」
刘静开始深入,有意思的是央视给文章定下的官方名称,一种百年前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很好,这很新闻联播。
聊到文章,她变得愈发激动:「我真的是太佩服你丶太为你骄傲了,写性的高中生,你不是头一个,但是以如此犀利的笔锋把性写得那麽严肃冷峻深刻,在成年作家里也不多见—」
方星河饶有兴致的问道:「央视里,喜欢这篇文章的人多吗?」
「怎麽不多?」
刘静脱口回道:「10个同事里面至少有7个喜欢,我们主任感叹道:批判自由主义的人很多,但是如此有效的批判,居然出自一个高中生之手,叫人难以置信。」
70%.....
剩下的那三成呢?都是自由主义的拥吗?
方星河意识到,恐怕顶级官媒里也没有很乾净,怪不得新闻联播这麽急着过来立典型。
「有效?」他忘掉之前所想,顺着聊,「不是有力量吗?」
「力量当然也很棒,但有力量不等于有效果。」
刘静摇摇头,态度有些较真。
「你的文章能够让心里最没有概念的人也意识到自私式自由的危害,这种润物细无声却又深入灵魂的感染力,独具一格,独树一帜,独一无二!
它对普通人的警醒意义,要远远高于任何说教和任何批判,从孩童视角进行向上解构,只有你能写,也只有你写好了。」
这确实。
其实方星河在写《性》的时候,对当前时代的理解和认知并不太够,将小方的愤怒发泄得太淋漓尽致,结果,孩童视角+冷峻解构+绝望救赎,最终导致药劲儿超标。
好处是,虐粉杠杠的,刘静正是一个典型例子。
高门槛文章的低覆盖面问题,方星河解决不了,但是只要覆盖到了,就有极大的概率共情。
姐姐粉妈妈粉,每天都在爆炸式增长。
坏处是,他们对方星河新书的期待感同样超标了。
比如刘静,她就有所误会。
「你的新书是不是还是这种风格的批判文学?能和我简单讲讲大致内容吗?」
「额——不一样。」」
新书更虐。
他心想,批判性肯定是不够的,但后劲是另一种级别,叫人死去活来的那种。
「大体上是在严肃背景下发生的温馨校园爱情故事,我也讲不清楚,到时候你自己看吧。」
「好!」刘静兴致勃勃,满怀憧憬,「我一定第一时间拜读!」
看着她的喜气,水军头子难得心虚了,急忙转移话题。
「关于《暴力与谎言》,静姐还有什麽想要了解的吗?」
「当然,我对你的意象表达和隐喻思路特别感兴趣,指节的着眼点实在非常精妙,你太了不起了,是什麽原因使你最终选择这样的切入?」
接下来,聊天变得十分「文青」,这年月就流行这个。
方星河跟她巴拉了好久,没有聊得特别深,但很广,充分展现了自身的知识面。
其实这些东西不可能在新闻联播里播放,然而也不是无用功一一等到闲聊结束的时候,刘静已经变成他的狂热粉了。
「方星河,你简直不可思议!」
她赞美时兴奋,挥手告别时恋恋不舍,并且非常认真的做出约定。
「等你有机会再到京城,务必要联系我,让我尽一下地主之谊。」
姐姐粉还是文学粉?
方星河分不清了。
不过从她身上的红光颜色来看,相当清澈剔透,属于是理智的崇拜,可以继续接触。
采访组是25号回去的,然后刘静以极高的效率制作报批,27号,她发来简讯:今天上播!
此时,外面已经把人脑子打成了狗脑子。
自由派人多钱多声音大,但是根本没用,每天都被着头发胖揍。
用作品说话的意义正在此处一一我有雄文在手,你们虚弱的抵抗随手可破。
其中,被集火得最惨的必然是程一中。
他前脚刚刚发出「谣言其实就是存在于人心深处的真相,是群体表达意愿的一种方式,是大众对抗官方宣传和谎言的有力武器」,方星河随后就一嘴巴子抽上来,人都差点给打傻。
正方揪着他的发言不放,随手一个屎盆子扣上去:「方同辉之所以到南方之后心态大变,正是因为相信了你们难防系媒体的各种谣言!」
程一中强行狡辩:「我那里提到的谣言,仅仅只是面对政府部门的不透明时所进行的一些合理猜测!我们是有原则的媒体人,什麽时候针对普通人造过谣?」
赵春华一刀戳上去:「就刚刚!宋租德针对方星河造谣,你们13丑集体为他打掩护,蛇鼠一窝,臭味相投!」
程一中百口莫辩,气到差点发癫。
我操你大爷的方星河!
我操你大爷的宋租德!
彻底不打算要脸的他果断闭嘴,转头去为阎烈山辩护,而其馀人又为他辩护.——.一环接一环,套娃一样。
抵抗得非常努力,但是效果嘛·?13丑的外号说明一切。
然后,就在这种反攻倒算进行的热热闹闹的时候,新闻放出了《80后最强音》的25秒片段。
方星河一个人就占了20秒。
新闻是如此表述的一一「近日,因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而成名的一大批中学生作家正在校园里走红·—.—
全局展开之后,接下来就没有「中学生作家」什麽事儿了,全是方星河的画面。
今天的乖仔方,咔吧着清澈的眼睛,讲着「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写出了一点真实的感触」,然后一举把电视机前的学生家长全都搞迷糊了一一?人家东北的校服为什麽那麽好看?
他的粉丝们反而没怎麽看到,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少女们不可能守着新闻联播。
央妈浓重墨彩的夸奖了《80后》创造的成绩。
「」.—·方星河同学发起并主导丶韩涵丁妍等获奖者踊跃参与,共同创造了一个青少年杂志的销售奇迹,催生出一种现象级的热潮.—」
销量具体是多少呢?
截止到26号,短短4天,总共卖出去100万册。
逆天的销量,直接导致了出版界大地震,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此时的图书出版市场已经相当萎靡,而青少年杂志市场更是近乎于不存在。
作为对比,韩涵的《三重门》是当年销冠,《零下一度》是第二年销冠,但销售好几年之后的数据也只有203万册和110万册。
尽管单行本和杂志不是一回事,可销量终归能体现很大问题,央视说《最强音》是现象级,并非夸张,而是确实做到了掀起一股热潮。
当然,销量爆炸也好,中学生作家也罢,统统都是铺垫,正戏在后面。
「..-方星河以其独特冷峻的视角丶极具张力的叙事和严肃悲怆的文字,对家庭丶学校丶社会丶世界进行独属于新时代青少年的深刻反思,批判了个人主义泛滥的虚伪自由,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发出强而有力的质问一当自由成为去责任化的藉口和理由,当社会各界均有文化流氓以自由为枪,
强行要求不受控制的权力空间,当兽性显化出来的重重欲念压倒责任丶道德丶自爱与爱人意识,我们的社会将在混乱中坍塌向哪一片黑暗?人性的光辉又该如何在霸权中照亮文明?
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措辞没有体现出特别的针对性,但是,「文化流氓」四个字一出,本就发岌可危的公知派顿时被彻底打散了。
必须得强调,他们不是完全放弃了反抗,这年月的公知离谱得很,压根不存在能让他们完全闭嘴的力量。
但是,最起码这一次,他们是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了。
一时间,批评和嘲笑13丑的声音倍数翻涌,舆论甚至急剧扩散,从媒体人要求的言论自由,一路横推至方星河文中提及的所有为权力解绑的泛化自由。
至此,方星河明显到了另一个level。
你可以说他是青少年作家,也可以夸他是文学天才,但是都不能准确描述他的特殊性。
然后仍然是吉省日报,提出了一个特别有开创性的提法一一千禧年天才艺术家。
不加「千禧年」三个字,多少有些吹得太肉麻。
加上之后,就变得特别应景,特别带劲,也特别能够服众。
至于为什麽是艺术家而不是文学家,吉省日报振振有词:我们小方能文能武,凭什麽要被约束在文学家的框框里?
但实情是方星河现在够不着文学家。
没有长篇巨着,单单靠写文章,至少得有10篇以上的《性》才够得上标准,
韩涵在博客写了那麽多杂文,谁夸他是文学家了?
方星河也一样,现在硬上「文学家」头衔,徒惹人笑。
吉省日报的鸡贼程度,堪比土匪谢戎。
他们这麽一限定,别人想抢抢不动,想骂骂不赢,【千禧年天才艺术家】的名号就死死焊在了方星河的头上。
但是,你方哥并不快乐。
别怂啊你们?
喂,醒醒,起来干活!
干不了,一点都干不了,我们要罢工!
其实难防系仍然在组织微弱的抵抗,搁那儿胡搅蛮缠转移话题,但是没人搭理方星河了,也不批评也不谩骂,就当没有这个人存在。
难防报业那麽多份报刊,再加上同一立场的资媒,上千万份的销量,找不到十个「方星河」字眼。
这怎麽行?
水军头子叹了口气,的发了条简讯出去:「开始行动吧。」
山不来就我,我就去搬山。
搞事情,哥们儿是最专业的~~~
************
被打回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