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1章妥协
「签,还是不签?」
福奇手里捏着几份薄薄的『疫情应急方案』,眉头紧皱。
头一份方案的封面上就写着『医疗物资及设备紧缺』几个字,是应急管理办公室送来的『见面礼』,像一枚枚冰冷的钉子,扎在他眼睛里。
病毒如同无形的幽灵般肆虐,不仅将无数医护人员推向精疲力竭的边缘,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医疗物资和设备。
口罩丶防护服,这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消耗品,如今的需求量已是往常的数十乃至上百倍。
而呼吸机丶「人工肺」丶透析机等昂贵设备,也是告急连连。
目前最紧缺的是「人工肺」。当患者丧失呼吸功能时,它能替代着衰竭的心肺,为免疫系统争取宝贵的喘息之机。
然而,「人工肺」不仅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和平时期鲜有医院会大量储备。
一旦遭遇大规模呼吸道传染病,其需求会像决堤洪水般爆发。
此刻,华盛顿特区的「人工肺」数量早已捉襟见肘,各家医院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寻觅着备用设备的踪影。
——
福奇的目光瞥向身边正悠哉悠哉的奥利弗·哈登,难以抑制的怒火心底滋长,恨得他牙根紧咬。
今天是「卫生部」的日常例会,也是福奇上任后的第一个例会。
各个部门的主管,以及各大医院的负责人,或亲临现场,或在线等候。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新上任的主席阁下,期待他能解决问题。
但第一个难题就把福奇架在火上烤——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医疗物资和设备的极度短缺?
报告中列出了三个看似可行的方案。
第一条便是动用「卫生部」为应对紧急状态而储备的物资——福奇直接在心底将其否决。
疫情爆发至今已有半个月,如果储备充足,早就投入使用了。现在物资告急,症结在于「不够」!
福奇来『卫生部』是想代表老年官僚群体来『捂盖子』的。但作为八十好几的老官僚,他能嗅出物资紧缺背后的蹊跷。
『卫生部』的库存很可能早已被人暗中替换,甚至根本就是空空如也。
就拿最普通的口罩来说,这玩意儿有保质期,一旦过期就只能报废。
在没有大规模疫情的情况下,「卫生部」的库存往往只是例行清点,极少真正动用。
而疫情爆发是小概率事件,比中彩票的机率还要低——彩票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人中奖,而疫情则可能数十年都未必发生一次。
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必然滋生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报告上,奥利弗·哈登提议彻查「卫生部」遍布全国数百个大大小小的仓库,清点所有物资,然后统一调配使用。
福奇看到这一行字,太阳穴突突直跳,恨不得眼中射出两道寒光,将对面的『哈登』生生洞穿——查库存?万一查出问题,可怎麽办?
甚至可以说,这肯定会查出问题的。
至于『统一调配』,福奇想都不敢想——病毒在全米爆发,联邦各州宁愿看着其他州的人死绝,也不会把本州库存送出去。
那些自私自利的家伙不出去抢就不错了。
「混蛋哈登,他怎麽可以出这种馊主意?」福奇觉着『奥利弗.哈登』一点也不专业,更是恨不能尽快把这家伙赶出『卫生部』。
所以,查库存是不可能查的,只能看第二个对策——找军队借?!
看到这条,福奇都能气得头顶冒烟——这是正常人能想出的主意吗?
把五角大楼拖下水,信不信军队的将军们会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拒绝!
报告上还写着——希望通过『白房子』对五角大楼施加压力?『白房子』若有这本事,就不会让国防部连续七年无法通过财务审计。
军队可比『卫生部』还封闭,越是『一言堂』,越是黑幕多。五角大楼只怕自己都搞不清自家库房里到底有些啥?
这是不能碰的话题。
上策不能用,中策也不能用,就只能用下策了——花钱采购,花大价钱尽快采购,花超级大价钱从『东大』采购并尽快空运来。
中米之间人员往来已经停了,但贸易货运依旧繁忙。现在疫情紧急,显然等不了要一个月的海运,只能是空运。
唉.福奇心里长叹一声,看着急需物资的各家医院负责人,在采购报告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签就是几亿十几亿美元的合同。就在众人松口气的同时,旁边的『哈登』还阴阳了一句,「我们得庆幸。
『东大』的工业体系没被病毒打垮,产能充足的同时还愿意卖东西给我们,否则就麻烦大了。」
线上线下,所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
周青峰阴阳怪气时,心里挺爽的。
米国『卫生部』的年度预算非常庞大,是联邦政府中支出最高的部门之一,大概在一点八万亿美元左右。
占联邦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一。
这仅仅是预算,如果将其消耗的各项资源折算,总金额将超过二点六万亿美元。
周青峰有时也会恍惚,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了一个「巨无霸」部门的掌控者之一?
仅仅是动动手指,签署几份文件,就能从那永不枯竭的资金洪流中攫取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
这种近乎于掌控国家命脉的力量感,让他既感到兴奋,又带着些许微妙的丶近乎傲娇的满足。
当那份标注着「物资紧缺」的报告递给福奇时,他就如同一个经验老道的猎人,早已预判了猎物的下一步动作。
面对如此巨大的缺口和迫切的需求,那位老官僚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选择「采购」这条看似最直接,实则最容易被操控的道路。
整个美利坚,乃至全球,都笼罩在「X」病毒带来的巨大社会动荡之中,无数普通人在恐慌和绝望中挣扎。
但在权贵眼中,这却是一场千载难逢的财富盛宴,一个绝佳的权力变现的机会。
08年的「次贷」危机,那场几乎摧毁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最终不过是一场财富乾坤大挪移的游戏。
无数大型金融机构轰然倒塌,无数人倾家荡产,但帐面上的巨大财富并没有消失,只是像潮水般涌向了少数早已布局的「聪明人」的口袋。
而现在,「X」病毒的肆虐,底层民众的悲鸣哀嚎,在上位者听来也不过是一首昂扬的财富序曲。
周青峰手中的笔只需轻轻地划过几行数字,就能将「卫生部」用于救灾的巨额资金,如同涓涓细流般汇入他精心构筑的私人金库。
他甚至还算得上「守规矩」了——他没有直接挪用公款,而是指示「卫生部」的首席采购官将巨额订单下发给他指定的企业。
当然,货物还是要交付的,质量也要过得去。毕竟,做得太过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至于价格嘛,翻个四五倍简直是合情合理。
货期紧急,工人需要加班加点;全球供应链紧张,原材料和运输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各种理由信手拈来,足以堵住所有质疑的嘴。
周青峰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施舍的「仁慈」想到,这还别嫌贵,他可没在货价后面直接加个「零」。
这已经是看在美利坚人民遭受苦难的份上,做出的「巨大让步」了。
此刻,待在『东大』的凯莉应该正在忙着注册新的医药公司,或者收购一家『空壳』贸易公司。
此刻,还没谁知道周青峰能从『卫生部』的紧急订单上分走多少利益——连他自己都无法估量。
——
米国『卫生部』物资和设备的问题还好解决,花钱买就是了。后头的麻烦更大。
『哈登』签了个给所有疫情期间在岗医护发津贴的草案。
等福奇成为『医疗效率委员会』主席,这份草案已经成型,送上来确认。
福奇看到这份草案,真是要谢谢『哈登』八辈祖宗——混蛋,你想笼络人心,要签就签嘛,为什麽就签了个没法律效用的草案?
因为这份草案存在巨大的漏洞,一旦实施必然引发轩然大波,却偏偏在这个时间点送过来,摆明了是要拉他福奇一起背这口沉重的黑锅!
草案的内容很简单,旨在给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发放津贴,以表彰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巨大牺牲。
这听起来无可厚非,可这份草案的适用范围,竟然仅仅局限于华盛顿特区的一万多名医护人员!
全美可是有六百多万医护人员啊!
那些同样在生死线上奋战,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各州医护,难道就不配得到这份应有的补偿吗?
这份看似慷慨的方案,在福奇眼中就是一颗精心包装的毒药,一个暗藏隐患的陷阱。
签,还是不签?
若是签字批准,那麽「卫生部」将动用联邦政府收缴的税款,仅仅为华盛顿特区的医护人员发放津贴。
可以想像,当其他各州的医护人员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有何等强烈的愤怒和不满。
各州政府为了安抚人心,也必然会向联邦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
可若是不签……「卫生部」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或许能够承受住一时的舆论压力,毕竟他们早已习惯了各种指责和批评。
但那些已经在高强度丶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苦苦支撑了半个月的华盛顿特区医护人员呢?
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本以为能得到一份迟来的慰藉,如果希望落空,他们也一定会「造反」!
福奇在「国家康复医疗中心」已经见识过了,他试图宣布撤销哈登副主席职务时,那些疲惫不堪的医护人员爆发出何等的愤怒。
他们声嘶力竭地控诉着政府的无能,表达着对哈登的支持,甚至扬言要集体罢工。
那场面至今想来都让福奇感到一阵后怕。
这也是『哈登』为什麽依旧是『副主席』的原因——反对他的人很多,可支持他的人同样多。
若是给全米所有医护都发钱呢?医护们当然是都高兴了,可米国财政部就要不高兴了。
『哈登』开的价码是每人每天一千美元,乘以『百万』级别的人数,这可不是小数字。
除了发钱的破事,还有『招人』的事同样叫人为难。
目前维护华盛顿特区秩序的是马里兰州和维吉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可这两个州也出现疫情,早就想把自家人手撤回去。
『哈登』提出搞医疗志愿者,来填补军警人手不足的空缺,维持当前『特区』秩序,两个州肯定答应,但『白房子』那边只怕不会答应。
唉.福奇长叹一声。
作为老官僚,他瞥了身边的『哈登』一眼,唾面自乾般放低姿态,仿佛之前的冲突不存在般,低声道:「哈登,我要跟你私下谈谈。」
——
部长会议室里,在场众人无需过多指示,纷纷心照不宣地起身,如同退潮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会议室。
待到厚重的会议室大门缓缓合拢,福奇这才微微低下头,以妥协的语气说道:「哈登,我要向你道歉。之前我对你的态度……可能不太好。」
可能?!
周青峰懒洋洋地嗤笑两声,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椅里,两条腿搭上了光洁的会议桌边缘,随意又挑衅地反问道:「您想要什麽?」
福奇强忍住心头涌起的怒气,努力平静的说道:「你签署的那些医护津贴提案,根本不可能在现有的框架下通过。」
「那就不通过呗。」周青峰随意地挥了挥手,玩世不恭的笑道:「这世界本来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我们的总统天天在社交媒体上胡说八道,我们这些事务官偶尔搞些不着调丶不成熟的提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麽?」
福奇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可你这些提案已经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医护人员的期望很高,完全不实行也不行。」
『哈登』的背后已经裹挟着一股强大的民意,一旦处理不当,将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动荡。
周青峰爆发出爽朗的笑声,饶有兴致地看着对面的老官僚:「主席阁下,我不相信您会没有应对这种局面的办法。」
他顿了顿,戏谑道:「无非是先『凑合凑合』,象徵性地『修改修改』,再随便『糊弄糊弄』,先把眼前的难关应付过去再说。」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给全美在岗的医护人员发放特殊津贴,这是必须要做的,但可以限定在疫情期间。
然后,想办法尽快宣布疫情结束,至少宣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样一来,需要支出的资金就不会像想像中那麽庞大。」
接着,周青峰的目光转向窗外,「至于华盛顿特区的封锁,早就如同虚设,与其继续维持一个毫无意义的形式,不如乾脆解除。
反对的声音应该不会太大。
允许那些已经产生抗体的人在城市里自由活动,但同时建议体弱多病的人继续留在家中休养。」
「至于『特区』的居民是否会因此感到恐慌,是否会立刻逃离这座城市去寻找他们认为更安全的避难所,那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
最后,他抛出了解除封锁的「完美」理由,「『全民免疫』已经基本达成,没有必要再维持严格的封锁措施了。」
福奇听完周青峰这一番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充满了政治算计的言论,脸色愈发沉重。他忧虑的摇摇头:
「我是传染病方面的专家,这次的『X』病毒不同以往。疫情不会如此轻易结束的,现在就放松警惕,后果不堪设想。」
周青峰也跟着摇了摇头,语气轻松又薄凉,「那是以后的事了,跟以后的你我,又有什麽关系呢?」
福奇盯着周青峰的脸,暗想:「这家伙倒是天生的官僚,处处是算计。但眼下也只有按他的办法来解决难题了。
至于将来这家伙行事毫无顾忌,还是要把他尽快从『卫生部』弄走才好,否则要惹出更大麻烦。」
——
此刻,远在太洋对岸的『东大』,凯莉正在『魔都』的『电力飞行』总部顶层,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眺望着下方井然有序的城市景象。
与窗外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她心里如同翻腾的海浪,为美利坚越发失控的疫情形势而忧心忡忡。
『东大』这边虽然实施了严格的封控措施,但街道上并非一片死寂,反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忙碌景象。
一辆辆无人配送车不知疲倦穿梭于空旷的街道之间,精准地将生活物资送往各个封闭管理的社区。
一架架无人机像蜂群般在楼宇间起降,把个人所需逐一送达客户手中。
凯莉依然可以便捷地订购外卖,只需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无人机便会嗡鸣着将食物送到总部大楼的楼顶平台,再由工作人员上去取回。
整个过程高效而无接触,尽可能的减少传染机会。
至于病患,已经有成熟而严谨的处置流程,无非就是将轻症和重症患者严格分离开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链。
病毒再厉害,也是要遵循科学规律的。
至于『电力飞行』的生产线,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反而面临着雪片般涌来的订单。
城市内部的『低空』物流需求在疫情期间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政府在寻求更安全丶更高效的运输方式,「电力飞行」不得不提前启动扩大产能的计划。
在疫情爆发初期,凯莉的父亲,杰夫·康纳利想尽办法来到了「东大」。
与凯莉的忧虑不同,这位老父亲没啥烦恼,反而对着电脑屏幕上不断涌现的一连串新订单,发出了充满疑惑的灵魂拷问:
「维克多到底从哪里弄来这麽多医疗物资的新订单?这动辄就上亿美元的采购金额,怎麽看都不像是个人或某个小型机构的需求啊!
凯莉,那混小子到底在搞什麽?
我还能继续向『圣光』集团加大投资吗?
从华尔街流出的避险资金实在是太多了,你们『电力飞行』的企业债要不要再发行一批?
现在米国的银行利率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热钱就像白捡的一样,再发个一百亿美元的债务吧!
一百亿,就一百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