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0051章:扬州瘦马,私人园林,外戚武清伯(大章)

第0051章:扬州瘦马,私人园林,外戚武清伯(大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郊祀之后。
    京师各个衙门的官员们都并未清闲下来。
    因为在冬月十九日还有一件大事,李太后的圣诞(生日)到了。
    当下的慈圣皇太后,虽才不过三十岁。
    然因垂帘听政,权势甚高,完全可决定大多数官员的仕途前程。
    故而??
    她的圣诞日,群臣都会呈递贺词,且都是绞尽脑汁、倾尽全力写得与众不同,出类拔萃。
    沈念花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写完了,仅用了他正常水准的三成功力。
    近日,他必须保持低调。
    若写个贺词再“遥遥领先”,那将打碎无数青年官员的首辅梦,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仕途晋升的拦路虎。
    浪高于岸,风必摧之。
    尤其是官场。
    沈念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
    冬月十九日。
    慈圣皇太后令旦,小万历御皇极门,百官致辞称贺。
    当日。
    小万历代表李太后赏赐了三位阁老,辅臣张居正正膳九品、酒四瓶,吕调阳、张四维各膳七品,酒两瓶。
    另外,还赏赐了礼部尚书马自强各膳七品、酒两瓶;翰林检讨沈念酒两瓶。
    沈念不知为何得赏。
    来赏的宦官称:沈念所撰贺词甚好,故而赏赐。
    一旁。
    王祖嫡、赵用贤、刘克正、刘楚先听到此话,下巴都快惊掉了。
    他们皆看过沈念的贺词。
    不能说很差劲。
    但若放在一众奏疏里,那绝对是最没亮点的一个。
    沈念被赏,无它,全因是沈念所写。
    这就是让皇家欠人情的好处,皇帝想着法儿打赏。
    沈念也很无奈。
    想着要低调,但还是在一众六七品官员中,如鹤立鸡群。
    李太后,泥瓦匠家庭出身,不懂大礼大节,但对这种人情往来的小礼仪却甚是重视。
    她的原则是:你对我好,对我儿子好,我便对你好!
    张居正就因这样做,才牢牢地坐上了帝王之师、柄国首辅的位置。
    ……
    入夜,京师西北方向。
    一座占地方圆近十里的私家园林大门前。
    张灯结彩,车马盈门。
    来客不是富商大贾、文人名士,便是一位位美艳动人的名妓舞女。
    一箱箱贵重珍稀的礼物直接从正门搬入,一群群身材魁梧的男仆、漂亮年轻的丫鬟在门口迎客。
    园林之内。
    有亭台楼阁、山山水水、禽鱼花木、层层别院。
    内里之装饰,更是令人咋舌,奢华程度,甚至高于皇宫。
    此处名为清华园(非当下清华园)。
    乃是李太后亲父、小万历外祖父、武清伯李伟的住处。
    若是沈念站在这里,一定会有所感叹。
    因为后来清代的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便是在此旧址上建造,紧挨着的便是:圆明园。
    ……
    而此刻。
    六十五岁的武清伯李伟坐在前厅。
    正满面红光地翻阅着管家呈递上来的礼单。
    武清伯李伟乃泥瓦匠出身,且当年是将李太后卖到裕王府当了侍女,李太后一跃成为贵妃后,李伟便成了贵戚。
    这个老头,可能是以前穷怕了。
    得势之后,贪婪无度,视钱如命,尤爱享受。
    凡是当下流行的时髦之事,他几乎都要尝试一番,可谓是人老心不老。
    因是山西人。
    他与刑部尚书王崇古、内阁阁臣张四维二人走得甚近。
    他曾经还妄图整掉张居正,然却被李太后阻止。
    因贪婪,李伟犯过多次大错,但因其为小万历的外祖父,也只是被李太后训斥了几句。
    就连张居正为了维护与李太后之间的关系,都不愿得罪李伟。
    比如去年。
    王崇古拿出三千金贿赂李伟,想让其在太后面前说说话,为自己谋取一个要职。
    张居正得知后,便将此事透露给了言官,但只称王崇古行贿,而未言受惠者是谁,给足了武清伯体面。
    张居正、李太后、冯保这个铁三角之所以稳固。
    乃是因建立在互相利用、互相容忍的基础上。
    一旦一角倾塌,铁三角便会彻底崩塌。
    张居正为了新政,非常懂得忍让,对李伟敛财,司礼监卖官鬻爵,视而不见。
    当然,也或许是等着算总账。
    今夜。
    武清伯李伟私下以为李太后贺寿为由,广发请帖,设晚宴,大收礼金。
    晚宴之上,奢靡场景更是辣眼睛,直到五更天才算结束。
    ……
    翌日,近午时。
    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通政司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奏疏一摞一摞,全都来自在京的科道言官们,其中为首者,乃是左都御史陈瓒。
    而如此多的奏疏,只弹劾一人。
    众官在奏疏中称:昨晚,武清伯以贺太后圣诞为由,设宴贪钱,收受礼金数万两白银,昨晚府内,召扬州瘦马近百,陪侍宾客,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等,百般淫巧,直到天明。
    逾矩,受贿,宣淫,有辱皇家脸面,恳请皇帝严惩!
    众科道言官们之所以知晓的如此清楚。
    乃是因有数名参与其中的商人忍不住对外炫耀,而被言官们安排在民间的内应得知。
    与此同时,民间的一些小报也开始刊载此事的细节。
    京师内外,有甚多小报黑作坊。
    这些人为了赚钱,莫说揭露武清伯李伟的臭闻,即使是大骂张居正误国的文章都敢刊载。
    言官们之所以如此大胆,成群结队地弹劾李太后生父、小万历的姥爷。
    乃是因这就是他们的职责。
    前两日,他们倾尽全力为李太后写贺表,但不妨碍他们今日如打了鸡血一般弹劾李太后的生父。
    能做科道官的,基本上都有这种要名不要命的劲头。
    只要是对的,那就必须拼了命的弹劾。
    即使被一撸到底,日后凭借着直臣之名,也能官复原职,甚至迅速擢升。
    言官不言,还叫什么言官!
    如此弹劾,占理占法,李太后还真不能罢黜他们。
    很快。
    这些奏疏便传到了内阁。
    张居正、吕调阳、张四维看到这些奏疏后,嘴巴都快被气歪了。
    他们根本没想着派人调查此事的真伪。
    依照他们对这位老外戚的了解,做这样的事情,完全符合他的作风。
    “这个老东西,好好安享晚年不好吗?非要闹出此等幺蛾子,这类丑事,让陛下如何看?”吕调阳生气地说道。
    “唉!丢人啊,作为同乡我都觉得敌人!太俗了!太下流了!”张四维无奈摇头。
    张四维与武清伯李伟乃是同乡,昨晚也收到了名帖。
    但他知李伟格调不高,宴席之上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堪入目的画面,故而便推脱未去。
    二人互视一眼,然后看向一旁面色严肃的张居正。
    张居正两手一摊,道:“内阁无法票拟此事,命人直接交给陛下与太后吧!”
    吕调阳和张四维认可地点了点头。
    这种事情,只能小万历来做主,是大义灭亲还是息事宁人,都应先听一听小万历的想法。
    内阁站在幕后,后发制人,方为良策。
    ……
    此刻,翰林院,检讨厅。
    一份带着墨香的民间小报在王祖嫡、赵用贤、刘克正、刘楚先、沈念五人手中传递着。
    五人看完后,都感觉到脸颊发烫。
    昨晚武清伯李伟营造的香艳场景,比“金莲杯”都令人更难以启齿!
    这时。
    赵用贤捋须开口道:“诸位,你们觉得陛下会如何处理此事?”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召入宫内,训斥一顿。”刘楚先想都不想地回答道。
    王祖嫡微微皱眉。
    “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外戚亦不可免罪,若只是轻惩,我必上奏反对!”
    刘克正无奈一笑,道:“这可不是一般的外戚,那是太后的亲父,陛下的外祖父,谁能将他重惩,张首辅敢吗?”
    “怎么不敢?为何不敢?四位,我建议大家一起撰写奏疏弹劾武清伯,此等外戚,必须除之!”赵用贤说道。
    当下朝堂。
    科道言官是弹劾官员的第一梯队,翰林院是第二梯队。
    一旦科道言官死谏不成,就要由翰林院引经据典式的去上谏了。
    刘楚先摇了摇头。
    “不可。若让武清伯受到重惩,除非阁老们在陛下面前坚持。但张阁老需要李太后的支持,我觉得,阁老顾全大局,为新政变法着想,定然不会重惩他!”
    “谬论!”
    “新政变法,不存在谁需要谁的支持,所有事情都必须建立在《大明律》之上!”王祖嫡说道。
    “幼稚!若全依《大明律》治国,那就应请海刚峰入阁,担任首辅,大明才能迎来盛世,阁老们愿意吗?百官们愿意吗?”刘楚先高声道。
    “一派胡言!海刚峰未能入阁,乃是因胸中无治国良策,难道是因他事事较真,遵循《大明律》吗?”
    “诸位,你们扪心自问,你们的父亲做出此事,你们不徇私护短吗?”
    ……
    检讨厅内,众检讨率先论辩起来。
    此乃常态。
    不仅是翰林院,其他衙门的官员为了争论事情也经常吵架。
    大约半个时辰后,吵得气喘吁吁的赵永贤看向沈念,问道:“自珩,你如何想?”
    沈念想了想,道:“先看内阁如何处理,若不严惩,我便也上奏弹劾!”
    史官的本职就是直言。
    至于那些弯弯绕绕,如何考虑利弊得失来处理此事,乃是内阁的事情。
    听到此话,王祖嫡、赵用贤顿时乐了。
    他们尤为喜欢沈念这股劲头。
    一旁,刘楚先眼珠一转,道:“子珩若上奏弹劾,我也上奏弹劾!”
    刘楚先做事八面玲珑,他觉得当下跟着沈念走,前途有光。
    ……
    禁中,后宫。
    李太后看罢内阁呈递的弹劾武清伯的奏疏后,气得两眼含泪。
    她想了想,率先道:“不能让陛下看到这些细节,立即命人撰写一份删减版的文书,交由陛下阅览。”
    “是。”冯保迅速点头。
    很快。
    小万历便看到了他那个看上去尤为憨厚老实,一笑就露一口黄牙的姥爷做出的丑事。
    文书之上,扬州瘦马、前厅宣淫等内容细节,虽然都是一两句话略过。
    但已十三岁的小万历,毕竟也是看过闲书,和一些小宫女交流过一些秘事的。
    外加他的想象力很丰富。
    对看不到的实情,内心想象得更加夸张。
    小万历知晓,李太后本来就因家族羸弱而觉得无依无靠,若重惩武清伯,她定然不悦。
    故而便也一脸认真地说道:“此等事情,全凭母亲与元辅做主!”
    李太后想了想后,告知内阁,先将此事压一压。
    此乃遇到一些棘手政事最常规的一种处理方式。
    李太后想着将科道言官们的脾气压一压,将舆论压一压,再商量商量对策,以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依照冯保的能力,只要内阁不参与,他还真能将白的变成黑的,甚至在夜晚将每个弹劾的科道言官们都骂一遍,威胁一遍。
    然而这一次,事情出奇的难办。
    或许是百姓的猎奇心理作祟,武清伯宴饮召瘦马的消息,迅速在民间传开。
    有板有眼,甚是详细。
    百姓们自然而然地便将那些他们见不到的香艳场景与他们看过的香艳话本所对照。
    ……
    翌日,天刚刚亮,左都御史陈瓒便带着一众科道言官来到了内阁。
    他们请求内阁立即依照《大明律》,票拟他们所奏之事。
    张居正以公务繁忙为理由,并没有见他们。
    一众科道官们顿时也玩起了混不吝,全都聚集在内阁值房外。
    不多时,里面出来他们愤怒的声音。
    “此等外戚,若逢太祖之世,早已剥皮楦草!”
    “此等外戚,若逢太祖之世,早已剥皮楦草!”
    “外戚犯罪,内阁若是不查,便请陛下出面交待清楚!”
    “自古以来,外戚犯罪,必须重惩,古来多少教训,难道都忘了吗?”
    “我等以命死谏,不重惩,我等便弃官,我等便闹到大明列祖列宗的牌位前!”
    “今日必须给出一个交待,不然我等绝不答应,请阁老出来务必给出一个交待!”
    ……
    注:“十九日,圣母慈圣皇太后令旦,上御皇极门,百官致词称贺。”出自《万历起居注》。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一首原创开始,把路人捧成天后!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大雨落下的瞬间 寒门崛起 我合成了全世界 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 弑神仙尊 外乡人的旅途 过河卒 本色 恶毒女配强取豪夺了男主 重回年代,接盘成为人生赢家 金龙:帝国六千年 才三岁,洗白系统什么鬼?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鹰视狼顾 开局一座核心舱 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武道通神:他怎么又又又逆袭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