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7章战国策
甘泉宫,而非章台宫!
顿弱的马车,自章台宫行至甘泉宫前。
甘泉宫他自然知晓,先太后赵姬所居之所。
当初,他还曾当面指责大王囚禁太后,说他身为万乘之尊,却无孝亲之名,
尊亲之实。
「章台宫内,发生何事了——.」
正欲入宫。
忽有另一辆马车,自后方龋龋而来。
马车停下,一人下车。
顿弱眼眶稍稍一抬,是他!
姚贾,纵横拽阖者也!
不同的是,顿弱主攻韩丶魏丶赵丶燕,而姚贾主攻者,在楚丶齐丶赵丶燕。
他曾在秦王政十四年,穿秦王衣丶佩秦王剑,驾车百乘丶金千斤,出使燕丶
赵丶楚丶齐,破四国联盟。
他的同行!
二人曾在燕丶赵有过数面之缘,由于身份缘故,彼此讳莫如深,不曾交集。
但在秦国内见面,倒还是第一次!
「大王同时召我二人归来,恐不是巧合—」
顿弱身材精瘦,为人肃穆,能言善辩,但不苟言笑。
相较之下,姚贾明显身宽体胖,脸上自然带笑,好似一宽厚的富家翁,令人一见心生好感。
见了顿弱,姚贾也是略微惊讶。
但很快不动声色,上前来微微一礼。
顿弱也是还之。
二人皆是同行,彼此又都是出身贫微,而至秦国上卿。
天然之间,就有亲近之意。
仆从驾车入殿侧马房。
二人则是联袂,缓步进宫。
只有一宫人在前引领。
「大王召见?」
顿弱轻声问道。
姚贾颌首:「我本在楚,大王急令我回咸阳,昨日刚到。」
顿弱手腕略微一紧,默然片刻后,方才点头道:「吾亦然。」
不需更多的言语,二人眼神一碰,皆是思绪万千。
游说六国,乃是秦东出之大计。
秦每年来,征伐掠夺所得,有一半都经他们之手,送往诸国。
会有什麽紧要事,要把他们二人一同召回?
「于仙国一事,君如何看?」
顿弱再次问道。
姚贾授授胡须:「我只早到一日。只听说,仙国不止有仙,更是后世之国。
」
「何谓后世之国?」
姚贾抚须的手,顿了一下。
「是为秦以后,两千载之国!」
顿弱一下停住脚步,看着姚贾。
姚贾继续抚授胡须,与他对视,一言不发。
顿弱瞳孔已然收缩成针,良久方道:「当真?」
「大王信以为真。丞相信以为真,御史劫丶翦将军信以为真。文武百官—
皆信以为真!」
顿弱呼吸已然凌乱。
良久之后,方才在宫人小心催促的目光中,继续向前。
若只大王一人信以为真,那有可能,是方士骗术,祸乱朝堂。
可丞相百官,皆信以为真—
「君相信,这世上有仙否?」
姚贾轻轻一叹:「不可说,不可说。信则有。」
顿弱不说话了。
空阔的,长长的殿堂通道上,二人亦不复言,默然前进。
特事局,临时办公楼,政事部主任宋伟民的办公室。
政事部的参谋官,正收起教棍,进行总结性发言:「战国时代,针对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并没有明确的职务划分。
「从功能性上来说,姚贾丶顿弱两人,相当于是现代语境下,外交官和间谍的职能综合在一起。
「史料虽然只记载蓼寥他们的名字,但很明显,他们所行的纵横阖之事,
不可能只由一人完成。
「在六国内,定然还有一张不小的关系情报网,由他二人领导协作。」
参谋官想到什麽,正色道:「宋主任,「姚贾颇有心机,顿弱坚定刚直」,
这二者性格特点,都是基于简单的史料记载丶采访所得,简易推断而来。
「实际的具体真人往往是复杂的,需要主任具体甄别。」
宋伟民一边放下筷子,一边点点头:「我只做参考。对了,针对二人,出身贫寒这一点所定的争取策略,再拿来我看看——」
咚咚。
敲门声响起。
「请进————是孟顾问啊。对不住,正在吃饭,你进来坐吧。」
孟未竟进到办公室,正看到白墙上,两块分区写满了文字。
分别标注了「姚贾」丶「顿弱」二人的姓名,下面还有诸多史料推断丶生平分析,以及百官采访。
宋伟民注意到他的目光,微微笑道:「这两人可是关键人物。我提前做一点功课,有备无患。」
不愧是干大事的人,吃饭都还在工作。
「宋主任,顿弱也已经到咸阳了,现在应该跟陆贾一起,正在甘泉宫跟赢政见面。」
「总算是等到人了啊。」
他朝孟未竟抱歉一笑,拿起桌上的红色座机,嘀嘀嘀拨出号码,神情立刻变得威严肃穆。
「喂,是我。
「二次参观计划的事情,可以安排下去了,时间定在明天。
「记住,动静不要大。
「另外机场那边,提前量要预留好。
「嗯。就这样。」
挂断电话。
宋伟民再次变回那个笑呵呵的和蔼模样:「孟顾问,明天的参观,又要辛苦你了。」
孟未竟摆摆手:「我就是带着走走玩玩。还是你们研究计划,具体协调的同志,是真辛苦!」
宋伟民颌首,目光渐渐变得深邃:「只要把握住了姚贾丶顿弱二人,我们的计划,便可事半功倍啊—」
姚贾丶顿弱二人之所以重要,只因二人乃是秦国,布撒在六国的情报头子丶
外交大使丶间谍头子。
也是特事局,当前情况下,能将手伸入六国内部的最便捷渠道。
单纯的统一六国,对大秦或许很难,但对特事局来说,其实轻而易举。
战国时还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各国对魔下人民的统率力,还远远没有秦统一后,政令直下乡里这样的联系紧密。
加之春秋战国五百年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
各国百姓,早习惯了今日当韩人,明日当秦人,对各国根本没有太强的归属感。
臂如秦朝堂上,李斯丶尉缭丶昌平君等诸多卿贵,皆是六国之人,而非秦人。
再加上,真正与秦有血海深仇的赵国,已经被秦所灭。
所以,真要统一剩馀四国,无非就是,出一支奇兵,行斩首行动!
只要后勤一路补给,一路驰骋而过,摧跨四国王室贵族,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助秦统一天下。
然,上来就这般粗暴的统一,带来的后遗症实在太大。
除非能像秦一样,行严苛律罚,镇压六国之民!
否则别说后续的土地改革方案,光是安稳生产统治,都会带来严重的挑战。
更不必说,他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不可能深入战国时代,行不义之战。
战国人,本质上都算是老祖宗啊!
是以,在大秦子弟兵计划刚刚开端的当下,特事局的策略是,文化先行!
军事统一前,先进行思想解放!
以本真的丶根植于华夏文明深处的丶发自人民内心渴望的「天下大同」思想,携仙国之势,冲击落后腐朽的王权尊卑思想!
制造大一统的思想土壤!
这很难,甚至比军事统一麻烦得多,有可能激起,比军事统一更广泛激烈的反对!
但这是特事局,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而且,这里是春秋战国!
诸子百家的春秋战国!
任何思想,都有扎根丶发芽丶生长的可能性。
因此,以顿弱丶陆贾为首的,分散六国的情报网,就变得尤其重要。
若能争取到两人的鼎力支持,依托他们的情报网,不仅宣传和文化物料可直通六国,也很容易以点扩面,进入宣传快车道。
反之,则需要再次建立新的情报点,麻烦不说,耗费时间恐也非常之久。
当然,思想宣传,不可能一上来,就大刀阔斧。
「既是战国人,那不如,先以《战国策》来开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