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谈判的过程倒是并不如何繁复,只是期间三方都有差点失态的时候。
最后三方还是达成了一致。
三方合力!
制裁燕国!
梁国正式成为了齐国与赵国的盟友。
而且不是口头上的约定,三方共同签订了盟约。
盟约是具有威慑力的。
一旦哪一方破坏了约定,另外两方就可以直接把盟约公之于众。
这份盟约,梁国虽然签了,但实际上是不得已而为之,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梁国毕竟是弱国,面对齐国和赵国这两大强国,话语权本来就少。
为了能够夹缝中求得生存,付出一些代价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而且现在的代价,比起当初梁国高层所预想的程度来说,已经算是减轻不少了。
梁成玉知道结果之后,坐在龙椅之上长长的出了口气。
“我梁国能保住了。”
而齐国和赵国的使臣也各自返回国家。
就在两国使臣刚刚离开梁国,燕国大军就已经开始渡河了。
渡河强攻!
面对梁国边境的大军,燕国方面没有采取什么战略,直接就是以最强硬的姿态来进攻。
五十万大军,如同一柄重锤,要重重的敲进梁国境内。
杨凤山率领边军应战,双方在燕梁河展开了一场大战。
五十万燕军,对战二十万的梁军,结果却是打得不可开交,如火如荼。
整个燕梁河的河面,都是两国交战死去的士兵尸体,河水也成了淡红色。
大战经历了足足两天,最终燕国大军以数万人战死的代价,强行攻入了梁国境内。
但杨凤山也是及时带着军队后撤,进入了早已建立好的临时城寨之中,组建了第二道防线。
为了应对燕国,梁国早有诸多准备。
十三道城寨,就是其中之一。
这十三道城寨,一道接着一道,中间相隔不过百里之地,将梁国边界封堵得水泄不通。
燕国大军若是想要一举杀入梁国腹地,就必须要先突破这十三道城寨。
而城寨的存在,也成为了梁国边军可以抗击燕军的屏障。
依托地形,节节抗击。
无论如何,就是要把燕国大军给拖住。
在双方武者都未曾出动的情况之下,有城寨作为依托的梁国大军,完全有了抗衡燕军的资本。
杨凤山率军进入第一道城寨,将燕军堵在了外面。
燕军无奈,只得开始攻城。
攻城自然是比平原交战更为吃力的。
燕军虽然胜了一场,但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此刻带着高昂的士气攻城,倒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第一道城寨,没有能够坚守太久,仅仅只是数个时辰而已,就被燕国大军给攻破了。
杨凤山再度带着军队后撤,进入第二道城寨,再次抗击燕军。
燕军如法炮制,强行进攻第二道城寨。
但这一次,燕军足足攻了两天,才将城寨给夺下来。
而为了拿下这座城寨,燕军已经付出了超过十万人的死伤。
军心与士气都已经是远不如一开始那般了。
杨凤山带着残部进入了第三道城寨。
而燕国大军没有继续强攻。
燕国的主帅也不是傻子,他很清楚继续强攻的结果。
拿是肯定能拿下的,但代价呢?
又要死多少人?
几万?
亦或是十几万?
燕国五十万大军,这一上来就已经折损了差不多十万,剩下的四十万大军难道都要耗在攻破这一道道城寨上面吗?
绝对不能。
五十万大军要是就这么浪费了,对于燕国来说就算拿下了梁国,也必然是元气大伤。
而周边的齐国和赵国必然趁机而动。
到时候燕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梁国。
得到梁国这块土地,增强燕国的实力,再反过去威慑齐国与赵国。
这才是燕国要走的策略。
但是现在,梁国却变成了难啃的骨头,让燕国有些头疼。
不过好在,已经算是打入了梁国境内,接下来只要耗费一点时间,总能够把梁国拿下。
燕国的援军很快就到了。
十万生力军,补充到了燕国大军之中,并且还带来了一批攻城器械。
有了这十万生力军,再加上一批攻城器械的帮助,燕国大军势如破竹。
十三道城寨,在七天之内被连破了九道。
梁国死伤众多,二十万大军死伤将近一半。
梁都方面又派遣来了十万援军,协助杨凤山驻守城寨。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梁国的防线被攻破,也仅仅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梁国上下,一片恐慌。
越州、吴州方面的驻军,也在往边界派军,完全是一副火线驰远的姿态。
但与此同时,齐国与赵国也相继开始动手。
齐国和赵国已经与梁国方面大成了共识,不会眼睁睁坐实梁国被燕国吞并。
但他们也没有急着动手,等到梁国和燕国真的打起来,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才选择出手。
这样一来,燕国的生力军被拖在了梁国,其他方面可就要顾不上了。
这才是最好的出手时机。
赵国出兵北方,绕过了燕云山脉,从漠北之地进攻赵国边境。
齐国从南方出兵,目标更为明确,直接进攻荆南九城。
一时间,燕国腹背受敌,举国震荡。
燕国朝堂直接就吵翻了。
有人指责此次进攻梁国的行为太过愚蠢,导致燕国的主力军队陷入了泥沼之中,难以脱身。
也有人觉得这是一场阴谋,是梁国早就和齐、赵两国设计好的。
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坚定的认为讨伐梁国并没有错。
燕国方面很快做出了回应,质问齐国和赵国为何要突然进攻?
齐国给出的理由简单粗暴,说是荆南九城本就是他们齐国的,这次出兵只是为了夺回本就属于他们的地盘而已。
这个书法,让燕国一点脾气也没有。
因为荆南九城的确曾经被齐国占据过,几百年来都易主过好几次了,到底归属谁根本就说不清。
而赵国方面给出的说法倒是含蓄得不少。
因为燕赵会战的事情,燕国没有给出一开始承诺的赔偿,所以赵国要兴兵讨伐,要回属于他们的补偿。
当然,这个说法就是赵国的一言之词,到底是不是如此,鬼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