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军事> 农家的悠闲日子> 第297章不用再额外赔本

第297章不用再额外赔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们从未在别人口中听说过红薯,这会儿都是来看热闹帮忙的。
    胡小满与二宝两人拿着册子对人名单点了一遍,人都到齐了之后,胡小满也不废话,直接拿着剪子做示范。
    她蹲在地上不轻不重的牵住长长的,布满绿叶的藤蔓,右手拿着剪子,咔嚓,剪下一枝有五个分叉,十来个叶片的短短藤蔓。
    这一剪子下去,很多人的心都跟着抖了抖。在场的信了她的邪的也只有十几人罢了,这藤蔓剪下来插到土里,真的就能成活?
    反正都已经等了这么久了,试试又何妨?
    都是种田的行家里手,无需胡小满多说,看看剪下来的枝蔓就知道怎么做。将成人半臂长的秧苗剪下来之后,平整的轻轻的放在箩筐。
    一个人负责一根藤蔓,一亩里也站不下多少人,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就把几亩地的秧苗全都剪下来。
    插种秧苗的土地早在之前就已经一垄一垄的用掺了肥的土垄好,接下来就是插秧苗,很简单,栽苗入土部分三节,土外留三至四片叶。若是双苗一块栽入必须大小一致。
    栽苗时采用水平插法,就是将苗基部分开,放在335公分以下的浅土层,不易过深。等到收割时节,结薯基本一致,各节都能生根结薯,多而均。
    但因为红薯秧苗数量有限,胡小满要求他们多数使用单苗下种。
    红薯生长需要稳定的气温,所以要赶在太阳偏西,温度不高不低的时候下插秧。一个合适的气温,能够保证红薯的减量保持在百分之一左右。
    只需掌握浅栽,压紧,浇水,细封土,这四个要点,就能很好的完成播种。
    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赤裸的土地上都稀稀拉拉地栽上了红薯苗,预留的五十亩地还有小半儿是空缺的。因为有承诺在先,红薯种植成功之后胡小满包管往外销,不成功…她赔钱。
    是以剩下的二十多亩地,她每户补偿了一两银子,所幸今年的皇粮已经免税,不用再额外赔本。
    尽管如此,胡小满还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红薯的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只需半月上一次肥,接下来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她也不会配农药,只能求那些害虫嘴下留情。
    插秧栽种下去的红薯也果然没有让人失望,隔了两天又再次恢复了生机勃勃。人们对插秧这种技术头一次深深的感受到震撼,胡小满的名气一时传遍十里八乡,许多人都赶过来询问插秧的事情。
    这种鸡零狗碎的事情全都推给二宝去做。胡小满把自己投身到建设中去。
    她一个人也没带,趁着天不亮往山里去。
    几天前就送信说山里的窑洞已经盖好了,就等着她查看完毕之后投入生产。
    春天的清晨还有微微的凉气,在不知不觉间树木已经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各种乡间鸟儿在枝头上吱吱喳的迎来往送,小河恢复了潺潺流水声,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最让人欢喜的还是田里绿油油的秧苗。
    胡小满难得让自己慢下来,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呼吸这露水和青草味儿的空气。
    心中存有希望,看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
    绵延不绝的大山没有直插云霄的险峻,在胡小满脚下更是如履平地,她没有心情欣赏山间的自然美景,见山中无人,便一路狂奔,来到一片急急而下的山坡地。
    朝坡下望去,早已有人在其中忙碌。不远处有一片不深不浅的河沟,一棵歪脖子的柳树垂钓在边上,河内还有卧了几只野鸭。
    最惹眼的是那座长方形的砖窑,目测有四十多米长,宽二十多米,砖窑上方平平的,只直立着两个用砖头砌成的大烟筒。
    砖窑窝在坡下角与河沟相望,周边堆满了红色的土。周围移栽的树还没有成长到遮挡的作用,是以现在一眼便能望遍全景。
    从选址到建成,胡小满只来过两次。建成的砖窑与她想象的有些差别,但外观上的不同有什么关系?她要的是成品。
    下去的坡度挺大,小满走着走着就跑了起来。之所以选择如此不方便的地方,是因为山里实在没有合适窑洞的地儿,既不能离周边村庄太近,又不能深入大山,最终选在这里也是实属无奈。
    胡小满刚一到坡下,就有人将她的到来告诉了这里的管事人,老王。
    老王顶着一张有人欠他钱不还的老脸接待了胡小满。
    “从村里运来的青砖不够使,那座窑洞的用内部砖头就是我烧的。”老王指着尾端的一个窑洞说道。
    “去看看。”
    胡小满走进窑洞,扑面感受到一股冷气,她抬眸望去,长眉高挑,惊讶之色一闪而过。
    老话说‘肚大窑门宽,必定出好砖’。老王所督造的砖窑相当吻合这一特色。只见整个窑洞成环形,内部一水儿的青灰色砖,
    砖窑有两种,一种是轮窑,另一种是隧道窑。
    此时这座便是轮窑,就是常见的,有很高的大烟筒。
    轮窑的窑室是环形的,四周等距开有多个门,可以认为是由多个互相连通的窑室构成的,多个窑室共用中部的一个烟囱。
    轮窑点火后,火头从一个窑室烧到另一个窑室,在环形的窑室间流动,在火头过后,砖就烧好了,送风降温后,即可取出烧好的砖出窑,再码入待烧的砖丕,等待下一个火头烧过来,如此循环烧制。
    一个轮窑根据门的多少即窑室的多少可以有一到三个不等的火头。一般的不能超过三个火头,否则就不好控制烧制速度的均衡。
    轮窑的燃料主要靠砖丕内掺入的煤粉,同时在窑顶上开有加煤口,在燃烧时可以通过顶部加煤提供额外燃料。也有砖丕内不加煤,完全靠窑顶加煤及装窑时预加燃料烧制。轮窑的热效率很高。
    胡小满的上一辈子活的久见识的也多,她幼年时在乡间地头长大,没少钻窑洞,时不时的还能碰见野鸳鸯。对于砖窑的了解那是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
    这一世的她倒是头一次见到砖窑,毕竟古代砖头还是归官府管制。老王所建造的砖窑与她所熟悉的差不多,都是轮窑,时间紧迫,窑洞内部有些狭窄,进窑室要低头弯腰。
    建造时她全权放手任由老王作为,此时也是万分满意,胡小满今日过来就是验收成果的,顺带慰问在山里待了进两个月的人们。
    出了窑洞她就将众人集合到一起,笑呵呵的大声道,“辛苦大家伙儿了,今个奖赏众位,等会儿咱们就放假,回村招人,来给你们干活。”
    她话音未落,十来个在这儿待了两个多月的护卫队的汉子们就都兴奋起来。
    “哎呀,终于能回去了。”
    “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可给俺们冷清坏了。”
    “发啥奖赏?”
    从进了新村就让这些人进山砍伐烧木炭,这会儿又建了砖窑,胡小满深觉自己越来越周扒皮,赶紧出声道,“我给你们发银子好不好?”
    她把腰间挂着的布口袋拽下来,让他们排队,吵吵嚷嚷间整个山林都因他们而热闹起来。
    “这是老王的,”胡小满毫不心疼的把两个银锭子放到老王粗糙的大掌中。
    那银锭子一个五两,两个就是老王大半年的工钱。
    沉甸甸的大银锭子一放到手里就感觉到重量,老王瞪大了眼抬首看向胡小满。她笑眯眯的说,“拿着吧,你应得的。”
    说实话,老王烧了一辈子的砖窑,也没得过几次赏钱,但他并不太稀罕这俩小钱,而是欣赏胡小满的处事态度,能看得出来她懂砖窑,但从始至终没指手画脚,说交给他,就完全的信任,也没定下卖身契,她就不怕自己半路撂挑子?
    这会儿又这么大手笔的给赏银,剧他所知,这丫头并没有表面看起来富裕,从日常生活中能看出来她也是穷鬼一个,但就是敢打敢干。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
    胡小满对有手艺的工匠大方,对护卫队的人们也不小气,每人二两碎银子,是他们四个月的工钱。
    发银子的人格外的美哟,嘴巴甜的人将胡小满这个老板夸成了一朵花。
    发完银子之后将窑洞附近简单的收拾一下,干杂活的众人便出山回村,胡小满给他们放了两天假,并且定下规矩,以后五天休息一天。
    这片砖窑场下便只剩下胡小满与老王二人。两人在河边找了块干净石头坐下,望着那几只在河岸上嬉戏游耍的野鸭子,胡小满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巴。
    她真的感觉到自己要营养不良了,看见吃的都觉得饿。
    拉回跑偏的心思,她言归正传,“石炭那边已经联系好,随时可以往山里运。需要的大车,独轮车,砖坯子,也都差不多准备完工,砖窑这边可还差什么?”
    “差人,”老王掰着手指头算起来,“砖窑内只需要我带着两个徒弟就行,主要用的人是挖泥,和泥,打砖坯,运送。一窑能烧制四五千块砖,日夜不停,最少也要五六十人。”
    他顿了顿,将目光斜睨着少女,凉凉的提醒道:“在没有官府批准的前提下,我是不敢开工的,私造砖窑烧制青砖出售,这可是要杀头的罪。”
    “哈哈哈,”胡小满肆意而笑,转首与之对视,声音又轻又快道:“村里几百口子的人都系在我身上,我不会拿他们开玩笑。老王——你也不必怕,没有得到官府的批准,你所烧制的砖不会离开大山一步。”
    她眼睛里透着一种持重,一种温柔和一种严格恪守着什么的严峻。老王心口渐渐发紧,无意识的将头轻点了几下。
    胡小满浅笑着将目光移开,说,“我回村将人手和所需工具准备好给你送过来,这月底就开工,烧制一批红砖做样本。”
    老王思量着问:“红砖到底怎么烧制?与青砖只有颜色上的不同吗?”
    他大半辈子都混于砖窑内,也听说有人操作失误烧至出红色的砖,那就犹如豆腐渣,与青砖的硬度没有可比性。难道青砖与红砖的颜色不同取决于泥土中的添加?
    “是的,”胡小满点头道,“它们颜色不同,但平心而论还是青砖的质地更加坚硬。但是它相对于青砖制作简单。”
    千年后,人们之所以大量使用红砖的原因,也是因为它价格相对于青砖便宜两到三倍。但这并不代表红砖的质量有问题,是东西都有一个质量层次。
    “那要如何烧制?”老王的心早在第一次从她口中听说到‘红砖’就已经被高高吊起,吊了好几个月,这会儿的求知欲望简直要喷薄而出,一张老脸都在放着光彩。
    胡小满也不再藏着掖着,畅然道:“砖坯烧透后,往窑中不断淋水,水蒸腾起来后,会阻止空气流通,等气温完全降下来之后青砖烧制成了。是也不是?”
    在砖窑呆过几年的人都会了解烧制的过程,然而她这个十几岁的姑娘如何时砖窑待过?而且还知道的这么清楚。老王深深的疑惑着,但也不便揪着询问,点头肯定了她的话。
    胡小满接着道:“烧制红砖的过程更加简单,只需生产砖时用大火将砖坯里外烧透,然后熄火,使窑和砖自然冷却。”
    “就这么简单?”老王瞪大的两只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这样简单方法烧出来的砖真的能用?质量好的青砖可保百年不被风化,就是因为反反复复的烧制,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煤炭人力功力。
    胡小满:“是的。虽然质量上不如青砖,但是用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
    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化学反应问题,是她无法解释的。
    自然冷却的窑中,空气流通,氧气充足,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氧化气氛,使砖坯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铁。由于二氧化铁是红色的,所以烧制出来的砖也会呈红色。原理就这么简单。
    不得不说,古代的老祖宗们真是实在。
    红砖不是没人烧制出来,而是没人用,他们嫌弃质量不好,转而选择烧制过程延长了三倍的青砖。这其中浪费的各种物力,想想就知道。。
    等了好一会儿,老王半低着头坐着不说话。他还以为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法子呢,谁知道要烧制的竟然是残次品,早知道是这样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俯仰人间二十春 龙藏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静湖往事[京圈] 原神我是史莱姆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从下邳救吕布开始 割鹿记 疗愈韩娱 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对佐久早一见钟情之后 你才玩半年,都代练到总决赛了? 绝色生骄 绿野之莺 触碰蔷薇 日常系综影:我的超能力每季刷新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