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姜崖借机又去了其他几家准备参评农家乐的住户,有好的方面,但问题也层出不穷。
姬莲花见自己总算不是倒数第一了,缩着的肩膀又支棱起来,说什么看吧看吧要是昨天那几个人去这几家肯定也要跑!
姜崖让王学海把提前写好的农家乐评定标准贴到墙上让大家看清楚。红纸黑字,一经大家认定便不能随意更改。
鉴于当前大家的经济实力有限,姜崖只制定了农家乐一星标准,未来大家伙赚到钱了再提升硬件基础,到时候可以继续评定二星三星甚至五星,就和城里的五星级酒店似的,要有高低之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安饮水身为全村最有文化的人缓步走上前来,为大家念纸上的字。他最近不仅能偶尔吃上白面馒头,精神面貌也大为改善,走路腰板挺得直了,关键好多人见了他不再酸唧唧地喊他大诗人,而是叫他安老师!毕竟他设计了蛤、蟆洞的景区大门以及标识牌,被县长夸了好几句还被拍了好几下肩膀。这荣誉在金竹村可是独一份的。
“劳动力资源充足??”
“啥意思啊?”
有人急不可耐凑上前却看不懂。
安饮水咳咳两声,“意思是你家里有多余的人招呼客人啊!”
“哦!那我家就两口人,还要忙地里活,这可咋整?”
“我家人多,可就是房子太烂。”
“我家婆娘做饭太难吃了!我自己都不想吃!”
“呸!爱吃不吃!”
大家伙都笑起来,闲谈调笑中却暴露出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姜崖拿出小本本一一记下。
“第二,家庭成员要身体健康,胜任日常工作。”安饮水朗声道。
安庆生:“我这把老骨头健康地很,大家都看得见!”
安庆生家也就是廖婶家,刚才大家都看了,他家算是几家申请者中最好的一家。廖婶别看有些年纪,但手脚麻利,做饭好吃,安庆生也积极支持,拿出钱先行把家里内外收拾了个干干净净,门口那野菊花就是他的主意。
他自信自己每一条都符合要求。
姜崖笑道:“这一条主要是要求从事农家乐的人不要有传染病。所以到时候要去医院做检查,开具健康证。”
安庆生恍然点头,说没问题。
“唉,还没挣钱就要各种花钱!”
有人摇头叹气。
“做生意哪能不花钱?”
“就是。没本儿的生意都是骗人的。”
接下来,评定标准分别对庭院干净程度、室内整洁程度、客房标准,以及厨房的卫生、厨具摆放进行了详细规定。尤其对于餐厅的规模提了要求。
“我们现在已经和旅行社、工厂、学校做了初步的联系,除了未来的散客,这些团队游客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吃饭……”姜崖定定道。
提供团餐需要大量的桌椅板凳,需要大庭院,需要后厨上菜及时,万一出现供应不及的情况,对金竹村的口碑又是一大损害。
安庆生一听有些急了,他家院子虽然大,最多也只能摆下五张圆桌,屋里面能摆两张,能满足一星农家乐三十人的要求,但以后再想升级可就难了!
不过也急不来,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接下来,由竹茂德等五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为审定委员会成员,将金竹村第一个一星农家乐的牌子颁发给了安庆生和廖婶家。
姬莲花等人羡慕嫉妒也没用,他们这几家几乎每一条都不符合评定标准,都需要后面花费时间整治,姜崖等人让大家以庆生叔家的农家乐为标准,学习改进,一个月后评定委员会会再召开一次评定会。
当然其他也想搞农家乐的人也可以争取下次申报成功,只要被委员会颁发星级的,以后等蛤、蟆洞景区开业,都有资格代表金竹村接待游客。
会议结束,好几个人不愿离开,反倒抓住姜崖说难处。
“小姜同志,我们家我想搞农家乐,可是一没好房子,二没钱买床,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挣钱。”
“是啊,我家倒是房子有空余的,但家里没闲人,也搞不起来。”
“说好的建景区能变得有钱,可我吃饭都成问题,也不会搞农家乐,也不知道干啥能挣钱……你们可不能只顾着庆生叔他们几个,他们本来就有钱,我们可是穷得干干净净。”
宋香巧见大家越说越急,差点把姜崖挤到墙角去,她赶紧拦着大家道:“事情急不来,村干部乡干部都不是神仙,能一下子把几十年没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
“咋能不急?眼瞅着景区就要开业了,我们啥也没落着……”
“对啊!走,这里说不清,咱们去我家里说。”
这几个人直接把姜崖左右夹着,往村西架去,宋香巧和王学海也被前后推着,往那边去了。
宋香巧自己倒无所谓,反正她村里的事她都得帮忙解决,可人家姜崖一天到晚为金竹村操碎了心,刚从市里回来就到村里稳定完民心,这天都黑了人家也该回家歇口气,却被扯到这里来。
姜崖一点也不恼,还夸这几个人终于知道上进,知道想办法赚钱……那倒也是,之前她和姜崖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劝说大家修路、开发蛤、蟆洞,现在挣钱积极性倒是提高了不少,但挣钱的方法路子还没找到……
为首的叫竹向笛,按照辈分,他要向宋香巧叫一声奶奶。他家住在村最西头的小溪边,溪边一大片竹林把他家的土房子遮得严严实实。
天黑压压的一片,连个路灯也没有,王学海个子最高,要不是他眼疾手快,一条挂在竹梢上的蛇差点咬到他的脖颈。
竹向笛不好意思地说他家住在竹林旁,蛇特别多,不过等过几天天冷了,这些蛇就藏起来了。他边说,边徒手掐住被甩晕的蛇的七寸上,“拿回去给老爷子泡酒喝。”
姜崖笑道:“你胆子倒是不小。”
竹向笛:“说句自夸的话,我要不是家里还有老人,早出去挣钱啦。不一定比安思源干得差。”
几人走进房子,三间土房外加一处院落,土房里挂着一盏昏惨惨的小黄灯。竹向笛的父母年事已高,见儿子带了外人来,颤颤悠悠起身,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话才好,只是腼腆失措地看着姜崖他们。
姜崖朝两位老人打了声招呼。堂屋地上满是一条条的竹篾,角落里摆放着几个刚做好的竹椅子,老人脚下还有几个半成品。
姜崖一不小心还踹到了放在地面接雨水的盆子,头一抬看见屋架上有几个露缝。
竹向笛赶紧把那几个竹椅子拿出来让姜崖三人坐下来。
姜崖低头捡起地上的几根竹篾,厚度长宽几乎一样,可见刀工了得。
金竹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因其竹林环绕,密如金墙,姜崖去有些村民的家里,看见的全是竹做的桌椅板凳和床柜架台。
宋香巧见姜崖看得认真,笑道:“向笛他爸编竹子可是出了名的好。每月乡里赶集,只要他爸出现在集市上,没有谁家的竹凳子能卖过他家的……”
明明是夸人的话,可竹向笛他爸只是笑,并没有太大反应。
竹向笛叹气道:“我爸耳朵不好使,我听说有那个什么人造耳蜗,可惜一直没凑够钱买。”
一时间气氛有些沉闷。
姜崖抿了下唇,心中暗暗叹气。金竹村情况复杂,有些人像庆生叔,有些家底,条件也适合做农家乐。有些人像竹向笛,家庭负担重,房子都是急需重盖的危房……
“假如政府能给你们提供无偿贷款,你敢不敢干?”姜崖定定道。
贷款?竹向笛愣了愣。
虽然是没有利息的贷款,可总要到期归还啊。
“做什么?”宋香巧也纳闷,“盖新房搞农家乐啊?”
姜崖摇了摇头,“做竹器!”
竹向笛还是没明白,他家的经济收入除了那几亩薄田勉强果腹外,剩下的就是他和老爹老娘一起做竹椅子竹床卖点钱,但都卖不上价钱,不然他也不会三十多了还打光棍,想给老爹买个人造耳蜗都没钱。
姜崖当然不是说的这屋子里摆着的普通竹凳子,他走到窗户旁,拿起一个编织十分精细的小竹器,鸭头做手柄,鸭身做竹篮,可可爱爱的,放在家里装糖果或是坚果最合适,可放在这土屋的窗台上,便成了不起眼的灰色,稍不注意就会被忽略掉。
竹向笛他爸见姜崖拿着这么个小玩意,说这是他以前没事干的时候编的,原本想放家里装糖果,然而一直买不起糖果,后来成了家里的针线盒,再后来就被扔到窗台上滋生灰尘了。
“这东西没人稀罕的。”竹向笛连连摇头,“大家现在连竹家具都不稀罕,宁可要三合板做的木家具。小姜同志,不是我打击你,我觉得你说的不太切实际。”
他说得倒也没大错。姜崖早就注意到,木制家具现在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有钱的买红木实木家具,没钱的买三合板这种碎料拼接的家具,谁也不想要看起来土里土气的竹家具。
安庆生嫁女儿时,就在县城家具城买了一套气派的木家具,惹得一众人羡慕不已。
“谁说我们在西河县卖?我们卖把东西卖到沿海去!”姜崖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