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透视鉴宝,我能一刀暴富> 第944章 现场直播

第944章 现场直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行人下了车,叶知秋能明显感觉到,今天的江风小了不少。
    天气比起昨天,好了不止一点点。
    下了45度角的斜坡,在松软的泥地里走了几十米,最后再踩着钢制扶梯,来到水文站一楼露天空地。
    时间还没到早上九点,这里却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人。
    比起昨天,工作人员的兴致高涨了不少。
    “高局长,这便是从岷江中游打捞上的船篙,您过目。”
    跟在石奕身边的一名学者,把装着船篙的盒子呈了上来。
    高天鹏扫了几眼,船篙在水里泡了数百年,质量变得一塌糊涂,也只能隔着玻璃盒观察了。
    “待会派人送到文物修复中心去吧,”
    “是。”中年学者神色兴奋的点了点头。
    能跟高局长搭上两句话,实在不容易。
    眼看到了上班时间,众人纷纷赶往会议室内。
    叶知秋注意到,房间角落多了一架摄影机,与一位胸前挂着工作证的年轻女人。
    应该就是川渝卫视的记者。
    每天早上的会议如期举行。
    高老站在台上讲话,在摄影机的影响下,整个会议室内一片宁静,每个人都在认真聆听。
    叶知秋观察左右,发现昨天上台大谈特论的王仲,今天竟然坐在了会议室最后面的角落。
    如果不是他刻意寻找,根本发现不了对方的存在。
    而且那个位置也是拍摄镜头的死角。
    处境似乎有些惨……
    “经过大家昨日的努力,目前考古行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希望各位专业领域的教授,能继续精诚合作,早日定点沉银遗址。”
    高天鹏一番激昂慷慨的演讲,收获了下方众人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时间交给大家,各位教授可以分享一番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能互相交流想法。”
    说着,他便走到了台下,一脸期待的望着众人。
    会议室角落,记者调整相机角度,把视角放在了众多教授身上。
    画面被镜头捕捉,实时传送到了川渝卫视平台上。
    让无数网民得以用电视、手机等媒体,共同观看到这一幕。
    媒体平台上,也有无数人转载链接。
    为张献忠沉银宝藏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注入更多热度!
    “这位就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吧,说的真好,真希望能尽早看到有文物出土。”
    “会议室里坐着好多大佬啊!有石奕、陈宿等教授,还有许多曾经在其他考古现场展露过头角的学者!这么强大的阵容,把张献忠宝藏挖出来,不是轻轻松松吗?”
    “事情都发酵一个月了,终于能看到几件文物了,记者镜头好歹推近一点啊,那么远都看不清楚。”
    “别急,下午就有针对两件出水文物的详细报道,大家拭目以待。”
    “话说为什么有个年轻人坐在了教授席位上,大家知道这人什么身份吗?”
    无数网民慕名而来,在川渝卫视平台观看直播。
    各种弹幕在画面中飞过,讨论各个话题的都有。
    虽然大部分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局长讲话上面,但还是很快有人注意到,头发花白的教授里面,有个十分年轻的背影。
    “只有半张侧脸,根本看不出是谁啊。”
    “有没有可能是某位教授的学生,或者是考古学界的天才也说不定。”
    “考古界不相信天赋,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学习、实践经验,估计连学位证书都拿不到,这肯定不是教授或者学者。”
    好在,关注这位年轻人的网民只在少数,寥寥几条弹幕也很快淹没在网络海洋中。
    水文站会议室内,已经有第一名教授走上了台。
    叶知秋对这位老者有些印象,昨天晚上的宴席,对方就坐在他的右手边。
    老者穿着一件浅蓝色格子衬衫,头上只有旁边一圈还有些银白色发丝。
    年纪约莫七十左右,带着黑色挂绳眼镜,身形略有些臃肿。
    “高局长,我们小组经过几天时间的研究,认为沉银地点最有可能存在岷江,某些水流缓慢的河段。”
    他拿起笔,在写字板上划出一条简单的河流地图。
    “三百年间,岷江曾多次发生洪水,也经历过数次改道,沉银地点极有可能发生位移,而那些更深、流速更缓慢的区域,最可能滞留那些从上游冲下来的文物。”
    “我们团队经过分析,认为沉银地点最有可能在张家湾、凤凰庙、黄渔村这三个地点,请求高局长增派人手10名,在这三处开展筛查工作。”
    老者在地图上的三个区域画了个圈,语气颇为自信。
    台下众多教授纷纷鼓掌,碍于会议室内有摄像头正在拍摄,不然早就交头接耳谈论起计划的可能性。
    早在考古队伍到达眉山之前,所有人在学术方面就已经分成了两个派别,一个认为沉银位置没有移动,埋在了淤泥下。
    一个认为岷江每年径流量较大,加上数次有据可考的洪水侵袭,肯定早已经散落到河段的其他位置。
    讨论之下,众人将这两个理论简化为迁移说与固金说。
    不过从一开始支持固金说的就寥寥几人,大部分学者与教授,都认为实际情况是迁移说。
    而逐渐挖掘出的证据、信息,也在往迁移说方向靠拢。
    所以,这位老者在表达出看法后,立刻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与同意。
    只不过在摄像头下,他们也只能以掌声来认同对方。
    “周衡教授的猜想,的确有着不小的可能,不过目前考古队的人手有些紧张,先给你增派五位工作人员,后续另做打算,项目批准。”
    高天鹏考虑片刻,拍板做出了决定。
    台上的周衡微微躬身,走了下去。
    五个人的确少了点,可能增加几天的探查工期。
    但只要在某个区域找到大量金银文物,高局长肯定会举全队之力帮助他。
    也不碍事。
    “下一位,还有谁要分享自己的见解,或申请项目?”
    高天鹏环视众人,中气十足的说道。
    “老夫也有些拙见,想跟各位同事分享。”
    第二位走上台的,是个五十多岁,蓄着山羊胡的男人。
    inf。inf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武侠遗憾大弥补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执掌五雷行两界 火影:天赋词条,开局大筒木血统 科技入侵现代 左道成神从美恐开始 我在印度当老爷 海贼:从捡到红发断臂开始 我以仙术当侦探 破甲九重 重启人生 最佳导演的诞生 [娱乐圈]恋爱心愿 我的吉他女孩 天可汗回忆录 武道长生,我的修行有经验 摆烂,摆烂,摆烂!!! 在虐文世界发疯 文豪1978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