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景隆之死!方孝孺竟是二五仔?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李景隆之死!方孝孺竟是二五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15章李景隆之死!方孝孺竟是二五仔?
    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在侧的侍卫当即上前,将李景隆抓住。
    场中不少人脸色皆是大变。
    李景隆身为曹国公,又素来有“儒将”美称。
    人长得英俊,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与许多行事粗鲁的武将大不相同。
    也因此,他在朝中的人缘极好。
    此际见他落难,许多前来观礼的官员,顿时都蠢蠢欲动,想要出来为其求情。
    他们用眼神相互交流示意,这一幕都被朱允熥看在眼里。
    终于,一名官员率先出列。
    “吴王殿下,曹国公身份尊贵,纵使有错,也应由三法司审讯,交朝堂公议,方可定罪。”
    “殿下岂能如此轻率杀他?”
    朱允熥悠悠问道:“你是想说,本王做得不对吗?”
    “曹国公公然质疑本王没有资格做天下武将之师,你觉得他说得对吗?”
    这名官员拱手道:“殿下,曹国公……”
    “回答本王的问题,你觉得他说得对,还是不对?”朱允熥打断了他的话。
    官员脸色微变,几个呼吸后,他终于鼓起勇气道:“下官以为,曹国公所言,不无道理。”
    “殿下不能做天下武将之师。”
    “好!”朱允熥挥了挥手:“那你就和曹国公一起上路吧。”
    侍卫们一听,当即将这名官员也按住。
    还未等有其他人出来说话,朱允熥目光冷冷扫过下方,说道:“还有没有人想为曹国公求情的,现在大可站出来。”
    “今日是大明军事学院开学之日,本王正好杀几个人祭旗。”
    现场刹时间鸦雀无声。
    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三人皆怒目而视,却不敢多言半句。
    甚至,当朱允熥的目光扫过来的时候,三人还迅速收敛眸内怒意,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有半分异动。
    纵使是他们不怕死,却也不能上赶着给送人头啊!
    李景隆终于慌了,高声喊道:“我是大明国公,歧阳王之子,你有什么资格杀我?”
    “陛下是赐了你宝刀,但也只许你杀三品以下的官员。”
    “三品以上,只能先行收押,再行定罪。”
    朱允熥微微一笑,道:“你大概忘了,皇爷爷还令本王监国,朝中大小事务,皆由本王决断。”
    “你这个国公该怎么处理,自然也在其中。”
    “拉下去砍了吧。”
    待卫抓着李景隆往下拖。
    “你……你……你敢杀我,陛下不会放过你的!”
    “我要见陛下!”
    “你不能杀我,我要见陛下!”
    ……
    李景隆终于被吓坏了,哇哇地大喊大叫。
    还幻想着见皇帝陛下,却不知老朱早就让人传旨给朱允熥,交待他自行处理。
    实际上就是判了他的死刑。
    很快,声音戛然而止。
    不一会儿,两名侍卫用盘子端着两颗血淋淋的人头,送了上来。
    朱允熥瞥了一眼,挥手道:“将人头挂到学院的旗杆上面去。”
    “告诉外面的人,大明军事学院乃是国之重地,凡有无故冲击学院,扰乱学院秩序者,皆如他们一样,杀无赦。”
    侍卫领命而去。
    场中众人刹时间噤若寒蝉,再无一人敢轻言半声。
    黄子澄倒是曾几度向朱允炆示意,希望朱允炆出面阻拦,救李景隆一命。
    他毕竟是朱允熥的哥哥,若真拼死拦着的话,朱允熥也会非常难办。
    然而,朱允炆心中一直想着母亲生日宴时再对朱允熥下死手。
    此时却不愿节外生枝。
    对黄子澄的暗示,皆视而不见。
    眼睁睁看着李景隆被杀。
    朱允熥的目光,倒是几次望向他。
    见朱允炆无动于衷,脸上不由泛起笑容,嘴角稍稍翘了翘。
    “刚才李景隆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
    “诸位觉得他说得对不对呢?”
    “都议一议吧。”
    杀了李景隆,朱允熥仍不打算就此放手。
    闻言,常升第一个响应道:“李景隆胡说八道,妖言惑众,他的话根本就不值一驳。”
    “殿下杀他正国法,杀得好!”
    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就都跟着附和了。
    “李景隆之言,大错特错,杀之不冤!”
    “我看李景隆分明是妄测帝心,自以为可借此邀名射利,内心阴暗不堪,狂言攻击吴王和燕王,污蔑我大明皇室,该杀!”
    “李景隆所言,粗一听以为有理,细一想却皆是狂妄悖逆之言,这等小人,砍头算是便宜他了!”
    “李景隆公然冒犯吴王,扰乱大明军事学院开学典礼,若不杀他,何以明国法正人心?”
    “只杀他一人,处罚太轻。卑职以为,应该将全家皆诛之!”
    “附议!全家皆诛,如此以后才不会有人再胆敢冒犯吴王殿下。”
    ……
    脑袋只有一个。
    李景隆身为国公,吴王说杀就杀了。
    这时候吴王再让他们议死者的言论,当然不会再有人站出来为李景隆喊冤。
    要不然,就得像那名之前为李景隆求情的官员一样去赴死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给李景隆定了十几条大罪。
    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他人头落地。
    总之,吴王杀得好,杀得妙!
    朱允熥静静听着,并吩咐旁边的人:“将诸公所议的李景隆罪状,详细记录在案。”
    “今日虽不是在朝堂上,但文武百官都在,众人一起公议,与朝堂公议也一般无二了。”
    “待明日整理公布出来,登之于《大明日报》,正好塞天下悠悠众口。”
    书吏闻令,立即领命。
    朱允熥的目光,又望向了观礼席的黄子澄、方孝孺等人。
    观礼的人群中,有不少出言谴责李景隆。
    然而,还有许多仍默不作声。
    他们不敢公开反抗,便用沉默以对。
    “方先生,你是饱学之士,在儒林中素有声望,天下间仰慕你的人不计其数。”
    “你对圣人之学,钻研极深,了如指掌,你来说说,依圣人之道,长辈是否可以拜晚辈为师呢?”
    此言一出,场中所有人又皆是大吃一惊。
    众所周知,方孝孺与吴王素来不和。
    当初更是公开拒绝当吴王的老师。
    如今吴王当众问他,他又会如何回答呢?
    许多人甚至暗暗猜测,以方孝孺刚直不阿的性格,必定会出言冲撞吴王。
    吴王或许正是借此举,杀掉方孝孺?
    但还有很多人仍然觉得不对,若方孝孺借机怒斥吴王,纵然是再将他杀掉,于吴王的声望,亦有极大损害。
    吴王实在没有必要这样做。
    让方孝孺保持沉默,才是最好的做法。
    方孝孺显然也没有料到朱允熥会点自己的名,顿时目露震惊之色。
    但很快恢复镇静,走了出来。
    朱允炆再也坐不住了。
    他太清楚方孝孺的性子,必定是不会委屈求全的。
    能保持沉默,已经是最大的忍耐。
    若一定让他开口说话,他恐怕宁愿人头落地,也不愿迫于朱允熥的权势,说出违心之语。
    “方老师是忠厚之人。”朱允炆为其求情道:“三弟,就不要为难方老师了吧?”
    “为难?”朱允熥哈哈大笑道:“这怎么能说是为难呢?”
    “方先生学问深厚,德高望重,本王相信方先生一定不会随意曲解圣人之意,一定会秉直而言。”
    “才请方先生出面,评一评适才李景隆所言的是非,以正视听!”
    “二哥怎么能说,这是为难方先生呢?”
    他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方孝孺身上,道:“本王相信方先生的人品,绝不会说违心之言。”
    “本王可以向方先生保证,无论方先生说什么,都不会有任何事。”
    “若有人以方先生的话,来为难方先生,威胁方先生,本王第一个饶不过他。”
    “方先生,请吧!”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大家都愿洗耳恭听呢!”
    方孝孺自知避无可避,只得开口道:“自三皇五帝……”
    “方先生无须长篇大论。”朱允熥笑道:“方先生只需回答本王的问题即可。
    “依圣人所意,学无先后,唯达者为师,对吗?”
    方孝孺道:“是!”
    朱允熥又问:“刚才李景隆说,长辈不能拜晚辈为师,请问方先生,圣人是否说过这样的话。”
    方孝孺摇头:“没有!”
    朱允熥再问:“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圣人还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后世韩昌黎以为,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敢问方先生,韩昌黎是否有曲解圣人之言,还是深得圣人之心?”
    方孝孺道:“韩昌黎所言,深得圣人之心!学无长幼尊卑,唯道而已。”
    朱允熥微微一笑,方孝孺的回答,果然和他预料的一模一样。
    毕竟,对方孝孺这种人来说,虽然也会为圣人之言作注,给出自己心中所想要的解释。
    但这也建立在那些话本身还有解释空间的前提下。
    可不是能随便瞎说的。
    释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何况,朱允熥早就令人调查过方孝孺,翻过他对这些问题的注释,清楚方孝孺的理论。
    “方先生以为,依圣人之论,长辈可以拜晚辈为师吗?”朱允熥接着问道。
    他又迅速补充:“方先生只需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
    “可以!”万众瞩目中,方孝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场中,无论是支持朱允熥的,还是反对他的人,都惊得眼珠子掉了一地。
    万万也没有想到,在这关键的时刻,方孝孺竟然站队站到了朱允熥的那一边。
    朱允炆、黄子澄、齐泰等人,更是一个个目瞪口呆。
    先前还为方孝孺的安危担扰,唯恐他直言得罪朱允熥,招来杀身之祸,可听到他这番应对,几人却皆觉得,仿若有一记响亮的耳光,用力扇在了自己的脸上!
    方孝孺竟然帮着吴王说话?
    难道他早就暗中投靠吴王了吗?
    朱允炆只感觉自己的心头,被人狠狠插了一刀。
    亏自己还这般看重他,整日里尊称他为老师。
    谁能料到,他竟然是一个二五仔呢?
    而支持朱允熥的人,则是一阵狂喜。
    原来吴王殿下早就埋了伏笔。
    以方孝孺的名声和威望,再加上他以前还是众所周知的反对者,连他都在此事上支持吴王,那便足以说明,吴王此举,并无任何不妥。
    有圣人背书,谁还敢说吴王做得不对呢?
    李景隆则将被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
    朱允熥转身问旁边的书吏:“都记录好了吗?”
    书吏忙道:“禀殿下,都记录好了!”
    朱允熥笑着向方孝孺道:“多谢方先生指点。”
    方孝孺怔了一下,连忙喊道:“我还有话要说!”
    他刚才那般回答,完全是遵从圣人的教诲,这是他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
    他绝不可能背叛圣人,也不可能因为敌对立场,就将圣人之言颠倒乱说。
    但这可不代表他支持吴王收燕王、梁国公等人为弟子!
    此事他一定要说清楚,不能让别人误会。
    “本王要问的,都问完了。”朱允熥笑道:“方先生还有什么话要说,就留着以后再说吧。”
    “今日是大明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可不能耽误了时辰。”
    “来人,扶方先生下去休息。”
    他深知方孝孺的性子,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借他的口,彻底打倒李景隆。
    光是杀李景隆,只能立威,却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自己在办大明军事学院上,必须要占据道义上的优势。
    如今目的已经达成,就不能让方孝孺再继续胡说八道了。
    一声令下,立即有侍卫上前,将方孝孺带了下去。
    方孝孺还想要挣扎,却不料侍卫对此早有准备,一人用手捂住了他的嘴巴,又分别抓着方孝孺的手臂两侧,将他身体离地抬起,架了出去。
    方孝孺毕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被侍卫抓住,又哪里挣脱得了,很快便被强行带离。
    场中不少人目睹这一幕,却没有一人出言。
    朱允炆恨方孝孺背叛自己,更不会再为他说话。
    只觉方孝孺纵使是被吴王杀了,也是活该!
    接下来,便再无波澜。
    燕王朱棣、梁国公蓝玉以及一众勋贵武将,皆依次行拜师礼。
    随着第一批新生入学,大明军事学院才算真正走上了大明王朝的政治舞台。
    自此,也改变了大明的政治格局。
    乃至深刻影响了整个天下。
    这些都是后话了。
    ……
    第二日。
    方孝孺一大早,便如往常一样,前往献王府。
    昨日典礼结束,他回府之后,只觉有一口气,郁结在心中,难以释放,竟一晚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今日急着赶来,便是想向献王解释清楚。
    自己只是赞同圣人之言,不妄自曲解圣人之意,可不是背叛献王,支持吴王。
    吴王卑鄙无耻,对自己所言断章取义,可恨至级!
    然而,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却被王府的守卫拦了下来。
    “献王殿下说了,背叛者不得再入王府。”
    “方孝孺,你从哪里来,就滚回哪里去吧!”
    守卫首领往日里恭恭敬敬的称他为先生,不敢有半分怠慢。
    今日却是完全变了一副脸。
    “你……你……”方孝孺指着守卫首领道:“我是献王的老师,你休得无礼!”
    “老师?”守卫首领一脸鄙夷:“你公开背叛献王殿下,还有脸说自己是献王的老师?”
    “休得胡言乱语!”方孝孺怒道:“我何曾背叛过献王殿下?”
    守卫首领冷冷一笑:“今日的《大明日报》,你看过了吗?”
    “这可都是你做的好事!”
    说罢,将一张报纸向着方孝孺砸了过来。
    方孝孺伸手一抓,将报纸抓在手中,接着便看到了一道刺目醒眼的标题——
    《李景隆大逆妄解圣人之言,方孝孺逐一批驳以正视听》。
    他看着上面的内容,长篇大论,皆是写李景隆的话如何如何不对。
    接着,又郑重的引用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批驳李景隆的言语。
    偏偏那些“观点和理论”,内容还真就全部都在昨日几个问题的回答之中。
    报纸并没有编造他的任何言论。
    可这般刊登出来,怎么就是感觉不对呢?
    方孝孺越看越只觉得一阵阵血气上涌。
    突然“噗”地一声,猛然吐出一口鲜血。
    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
章节报错(免登陆)
猜你喜欢: 陈不凡江语柔陈思汝 吞天神鼎 卢丹妮邓佳哲 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 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 心声被偷听,满朝文武齐吃瓜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四重分裂 行走人间审判罪恶,证道酆都大帝 我的精灵训练家模拟器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末世丧尸危机:重建文明 人在战锤,求你别赞美哆啦万机神 初之心盛霆烨 我走后,为什么又哭着求我回来? 打造景区,我的NPC来自古代! 人在截教写日记,通天被玩坏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