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21.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我真是倒了霉了,长这么大家里好不容易好过点儿,可享福的总是别人,”胡有田真心想哭,望着心里已经有成算,雀雀预试的众人,他特别的想破口大骂,骂自己爹冤大头,骂这群占便宜的。
很快有人站出来,“我钦佩胡老哥的魄力,能说出这种话,胡老哥是当之无愧的里正,我家愿意出银子买粮食。”
这是刘豆豆的爹,教过小满打猎手艺,辈分有点儿乱。他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与他相熟的纷纷站出来。
拖拖拉拉到夕阳西下,才分出两波人。
靠近胡老爹他们的是愿意出银子买粮的,对面是不出银子,分粮食的。
有人理直气壮,有人心虚,有人惆怅。就是没几个欢喜的!
两波人,能同甘共苦的数过去也就是跟胡家关系好的,统共没有三十家。
对面,乌压压的都是人头。
支持自己的虽然少,胡老爹难过之于还是感动,让那些等着分粮的散了,剩下的人接着开会。
老老小小的围坐一团,摇这蒲扇啪啪的拍蚊子,各自发表这意见。
“我跟桃花村那边熟,不如我先打个头跟桃花村的里正通通气。”矮子带头说道。
“这个好,有劳亲家。”胡老爹道谢,与各家探讨都有谁去探口信。
大山里,有规模的村子就那么几个,有存粮的也有限,大宝愁眉苦脸的把廖先生估算出各家该分多少粮食的明细念出来,众人商量好似的沉默了。
“先去各村探探情况,粮食不够我们在舍近求远,几千斤粮食,想想法子,也没那么难弄。”胡小满坐在角落里,木这脸,接着说,“我让”
一拍大腿,矮子提醒众人,“对啊,他们老胡家可认识不少人,个个说出去都让人眼红,有靠山,拿着银子不信买不来粮食。”
“对对,是这个理儿。”
“哎呀,我就知道没问题,咱们小满不是一般人,她那几个好朋友都有权有势嘞。”
“小满这么些年待咱们村里人不薄,那些个没良心的,以后擎等着后悔吧。”
被夸的天花乱坠,胡小满纹丝不动,让大宝算应该准备多少银子。
廖先生与大宝手脚麻利的把账算了,由大宝讲给众人听
“咱们村往祠堂交粮的共一百四十户,每家每户一年两季交粮,两年前刚放过粮食,现在就算这两年的,一斗粮十斤,一年交两季就是二十斤,两年四十斤,一共五千六百斤。”
大宝的顿了顿,心都在滴血。看了看上面剩下的文字,眩晕的慌,但还要接着念
“高粱米以前是七文钱一斤,按照现在的市价翻了三倍,二十一文一斤。”
众人倒抽一口凉气,目瞪口呆的看着大宝。不敢相信高粱米已经涨成这个价位,那五千多斤要多少银子?
“五千六百斤粮食,要一百一十七两零六百文钱。”大宝一口气说完,感觉要虚脱,被众人盯的浑身难受。
一百多两银子?胡老爹闻言松口气,他不太会算账,几千斤的粮食以为要很多,现在知道只要一百多两,顿时仿若重生,他自己出了也毫无压力。但一想到要那么多的粮食,又担心起来!
但胡小满的意思是做好人要有度,村子里许多的人都认为自家应该赔偿他们的粮食,但凭什么呢?就因为接任了里正?就的做冤大头,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宰?
就算胡家出钱力,也不能让人觉的是冤大头,要让他们心服口服,试问这许多年胡家为村子里做了多少?可曾求过回报?
村子里的许多人都是没良心的,胡家帮的太多管的太多,关键时刻不被宰就是没有道德,不仁义。胡老爹接任了里正,粮食的事情应该管,但一个村子的事,不能他一家全力承担,这不是他一个人村子。胡老爹心焦之余也是失望,这个时候就看出人心了。
“一百多两银子,一共二十七家,叔伯们一家拿四两,剩下的我补齐。”胡小满起头说银子的事,平平淡淡的,又道,“这次同心协力,以后各家的粮食不够,经管找上我家,我家有口吃的就饿不到各位。”
“现在各村的粮食也紧张,他们若是不买怎么办?”一老大爷担心道。
市面上有银钱也难买到大批的粮食。此担心不无道理,小满想了想道,“让王翦他们那几人跟你们一起去各村转转,他们都是楚大将军的人,希望相邻们能卖个面子。”
众人想了一下就都应了,一家四两都拿的出来,但这是拿自己的银子给别人花,心里难免不平,把村里其他人骂的够呛。
胡小满冷笑,一百多两银子算什么?以后才是重中之重,谁知道要旱多久,村子里这么多没良心的,有了这次就能理直气壮的不管,爱他娘的饿死谁,谁受这。
她不是好人?
这不废话嘛,谁要做个好人啦→_→
是夜,很多人辗转反侧,那些等这分粮食的知道一家只需要出四两银子,就有些后悔,要知道这次不拥护胡老爹,可是把他得罪了。
但在想想胡家富得流油,又是里正,有些人心里又不平衡了,他家富裕,又担着责任,粮食就该由他们去解决。粮食本来就是他们的,要回来是应该的,这有什么错?
他们也不想想胡家也是受害者。出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人刻意报复,从最一开始,众人的关注点就在怎么讨回粮食,而不是查失火原因。
次日一早,二十多家子就把银子送过来了,还有十几家子后悔的,现在捧这银子让胡老爹大人不计小人过。
“银子都筹够了,你们大家伙回吧,等着分粮,”胡老爹客客气气的拒绝。
“别介啊,昨天乱哄哄的俺们就是脑子发热,没想明白,今天这么巴巴的来了,银子就算够了,这也是俺们的心意。”
“就是,胡老哥你就收下把,多买点粮食。”
“你不收下就是瞧不起我们。”
胡老爹一直没松口,但那些人还是把银子丢下走了。
家里有余钱,但农家一下子拿出四两银子也不是容易的,都一大家子人呢,这银子不定商量多久才拿出来的。胡老爹心里不是个滋味。
“你看,要不就收了把,也能多买点粮食。”胡老爹心软的跟胡小满说道。
→_→
胡小满不说话,叹息一声,叫上胡有财,大宝二宝,还有村子里的两个大叔,三个王翦的小弟。
几个人坐牛车走了。本就没打算能买到多少,是以没去几个人。
慢悠悠的到了县城里,大半天儿已经过去了。
“城里大的粮铺有德惠,高升,李记这三家,”胡有财提议,“咱们去李记吧,有熟人好办事。”
“好好,去李记,搞不好还能便宜点。”作为监督协助的两大叔一口同意了。
大宝二宝面面相觑后一致看向胡小满。
胡小满蹙眉,一副无语模样道,“想便宜就的有李家的微章,我没有。那些铺子不会因为咱们说认识谁谁谁就便宜。兵分两路,先去问价格。”
她说的有道理,胡有财与两大叔去李记询问,胡小满与大宝二宝分开,去另外两家。
城里的氛围很不好,人人都是来去匆匆,面挂愁苦,不放心的叮嘱几句,胡小满照着打问好的路找过去。
街上有些店铺关门歇业,那没关门的冷冷清清,她还未走进,就见街市上排这长龙。
在这年景,生意最火爆的也就是粮食铺了,胡小满也没排队,走到队伍最前边,对从大麻袋里舀粮食的堂倌道,“你们掌柜的可在?”
“啥事?”堂倌撇了她一眼,看是小美女,态度还算和蔼。
“可有大批粮食?”胡小满说这话用精神力把粮食铺子扫了一遍。
“你要买?”堂倌有些惊讶,上上下下打量她。胡小满身着红衣,用粉艳艳的花枝缀边,这是白氏的杰作,很艳俗,但配上胡小满这样冷的有些呆的脸,就生生没了艳俗的感觉。像美丽的瓷娃娃。
对视片刻,堂倌把手里的活计交给别人,带着胡小满找到掌柜的。
抓了几样粮食看了看,也没空剌闲话,掌柜的开门见山的问,“你要多少粮?”
“一万斤。”胡小满打算多买点。
“一万斤?”掌柜惊讶,看她是个小姑娘,更是来回上下的瞅,“别说是一万斤,一千斤现在也不好搞。你带银子了吗?”
他就是瞅银子的。
胡小满拍拍荷包,虽然银子没在她身上,但她老镇定了。
这样子搁谁都的上当,掌柜的就详细问了她要什么粮食。
“高粱米现在没那么多,你看那一堆,”掌柜的指指斜对面的麻袋堆,“那也就三五千斤,外头还有那么多人呢,都卖给你哪儿行。”
“那多久能凑够一万斤?”胡小满随意看看堆这的麻袋,那里面装的大多都是糙米,就是高粱,掌柜的说没有,那是变相涨价。
掌柜的:“我们的分铺有,但都在外地,调过来要人力,那价格就贵了。况且还有那么多的劳苦大众,不能卖给你这么多。”
“什么价格肯卖吧。”胡小满不想废话,灾年买粮食本来就是挨宰,能买到都是幸运了。特磕碜——
“二十二文一斤。”
这比买的量少还贵,什么他妈的路数。掌柜的解释,“粮食要的多,得要人搬卸吧?得给你调吧?一斤涨了一文的人工钱,不算多了。”
“二十文钱,我要五千斤,越快越好。”
“那不可能,你一个小毛丫头要这么多粮食干嘛?官府不让大量囤粮的公告你不知道啊?”
现在知道了。胡小满抿抿唇,无奈道:“能卖给我多少?”
掌柜的摸摸下巴琢磨会儿,“最多三千斤。没斤二十一文,在少了可就不卖了。”
“三千斤,二十文。”胡小满讨价还价。
市面上二十一文一斤。买几千斤不给便宜还涨价,这真是欺负傻子,胡小满差点气笑。免得谈崩,她就没太压价。
掌柜的冷脸。
胡小满直接道:“掌柜的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就去荣升客栈找我。”她拍了拍腰间荷包,走了。
去了荣升客栈,等了会儿其他人才回来。
“怎么样?”
二宝眼睛亮晶晶的:“打听好了,高粱米有便宜的,有贵的。”
胡小满眨眼,给他倒杯水。
“好的高粱米是脱壳比较干净的,二十一文一斤。”
二宝看看在场等着他说下去的人,心里突然膨胀,抻了一会儿,看那俩大叔急了,才接着道,“次一点儿十五文,就是没脱壳的。”看着众人沉思,他干脆说的明白点儿,“当初往祠堂交的粮食谁家不是上面脱壳,下面没脱壳?现在是灾年,咱们能兑银子给大家伙买粮,已是仁至义尽,况且粮食这么贵,买次一点儿情有可原。”
他就看着俩大叔。
俩都是三章的人了,世上的精明算计学没学会不知道,但肯定都不傻,他们看看二宝,一人道,“你们看着商量吧,俺俩听你们的,后生可畏啊,呵呵呵。”
‘砰’,胡有财拍桌子,极力赞成,“就照宝禄说的办,没毛病,村里那些人群狼心狗肺的光会占便宜,我们家有点儿挣钱的买卖就没少了他们的,好嘛,出了这样的事儿了,一个个的全赖在咱们身上了,欠他们的了?”
“不……”
大宝刚说一个字,胡小满就拉了他一把。她道,“忙活一天了,都先回去歇歇。”
俩大叔回房了。另外几个人聚集在胡小满屋子里。她问胡有财,“李记那边是什么价格?”
“他奶奶个腿儿,要几千斤才便宜一文钱,好说歹说人家还不想买,这灾年里就挣咱们着这乡下人的银钱,缺德带冒烟的玩意儿。”胡有财愤愤不平的骂,“更生气的还是我说了跟李显是从小长大的哥们儿,他们还不信。”
不但不信还鄙视他。多气人——
胡小满珉珉嘴唇,对自家这个老叔也是佩服,他还没二宝成熟。
“买次等粮食的事儿,”大宝顿了顿,敛下眼帘谁也不看,“这种事情我不赞同,没来之前商量好的就是买高粱米,不能干以次充好的事,他们不仁我们不能不义。爷爷也不会同意的!”
胡有财头一个炸毛“冬至你脑子是不是有疾了?你知道交到祠堂是什么粮食的。”